四百與一萬年後!
路已經荒廢了,地標建築也被摧毀的差不多了,離線地圖也沒什麼用了,在廢鐵與鋼筋混凝土中騰挪,躲避著穿透建築的尖銳之處。
陰影中隱藏著一雙雙紅色的眼睛,那是老鼠,末世文經常會看到的生物,變得更大也更瘋狂,不過不用擔心,他們咬不穿地行車的外殼。
反正一萬年前沒聽過老鼠咬壞挖掘機。
一直都有看起來很壯碩的大老鼠想要襲擊程雲亭,但是撞不動,咬不壞,後麵又跟了一會兒,才徹底放棄。
全功能地行車,號稱可以駕馭任何地行,自然也包括這種廢墟。
程雲亭沒有下車行走的打算,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前方經過了一個看起來還比較完整的建築,開車湊近一看,華夏銀行。
金庫啊!!!
可惜現在沒用,不然還能去撈點。
哪怕有再多的錢鋪在床上、蓋滿全身,再拍一張用錢點煙的照片,炫給誰看呢?
除了銀行金庫,那些金店和奢侈品店倒也有沒壞的鋼化玻璃展櫃,極少,而且看款式,都是女性的,沒有男士的,差評。
這一路上除了廢墟,極少看到鮮活的東西,沒有高大的綠樹,隻有零散的矮樹和灌木叢,甚至綠草都極少。
“哢嘭~”
又壓碎了一個頭骨。
大戰爭之中死去的人太多,這一路走來也沒少看到屬於人類的殘破骨架。
如果前方的路上有誰不開眼的擋路,開過去就好,反正程雲亭不會下車給它挪個位置。
大不了回頭取點錢燒給他們。
程雲亭不是那種冷血的人,握著方向盤的手逐漸用力,青筋若隱若現。
看多了也就麻木了。
半糖這麼安穩著。
地圖上有大概的位置,隻要方向沒錯就好。
服務器大多集中在高新老區,在高新老區還是高新區的時候,那邊就大力發展互聯網及高新技術產業,所以很多東西都搬到了那裡,再之後也就沒再挪過。
後來的新高新區,主打生物科技,並沒有動搖老區的地位。
這一路上還算平靜,到了高新老區的大概位置之後,程雲亭開始放慢車速,努力辨認,尋找可能還存在的地標建築。
主要是程雲亭很少來這邊,不太熟悉這邊的地標。
成都是個平原,沒山。
程雲亭喜歡峰巒如聚,波濤如怒的地方。
靠著半糖的地圖,勉強找到了區人民政府大樓,這還是因為定位接近,政府大樓前是個大廣場的緣故。
噴泉池倒是保存得比較完好,就是沒水了。
從廣場往西,大概一千多米的地方是新圖書館。
文字閱讀雖然不夠效率,但並沒有被淘汰,紙質閱讀在程雲亭那個時代是一種高雅的愛好,帶一本書,去咖啡廳坐一下午,不亞於幾百年前帶著蘋果筆記本或者田牌surface係列的平板辦公。
成都的圖書館號稱全國最大,確實是最大的,樓高五十六層,吊捶北京、上海和西安三地的圖書館,不過藏書量沒有公布。
五十六是最高的地方,這個圖書館設計的挺有意思,如果看各民族的典籍,就五十六層,對應五十六個民族,如果是看曆史典籍,就二十六層,對應二十六朝。
當然,如果看地理書籍,並不會一個國家給你弄一層,而是有專門的一層叫“其他國家”。
那個年代的圖書館,也叫數據中心,之所以還叫圖書館,純粹是因為這麼叫有逼格。
這個大樓設計的非常先進,也非常的有藝術氣息,但是現在也變成了廢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