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鋪沒有現成要轉讓的,楊寓找到一家紙坊,就在緊鄰東關街道的忠義巷。
門臉不大,地段也不佳。
隻在門口開了一爿十平米不到的紙鋪子。
但院子卻十分寬敞,有十幾株百年老槐樹,內裡格局十分幽靜。
主家是早年從四川遷過來躲避戰禍的,想著葉落歸根,正巧遇到合適的買家,根本一拍即合。
總共四百二十兩銀子,連紙坊帶房子,全部拿下。
與主家簽訂了契約,又去官府納了契稅,這事情就算辦成了。
楊寓到底沒經住高薪誘惑,從翰文堂辭了差事,來龍門書局做了掌櫃。
龍門書局,便是劉學勤為這處新產業起的字號。
紙坊的匠人全都留了下來,不過往後實行計件工資製。
什麼是計件工資?稍加解釋,楊寓就弄明白了,更加對老仙敬佩不已。
劉喜貴死活要留在秦州,劉學勤無法,就讓他擔任賬房和編修校驗,和掌櫃一樣的薪水,隻是年底分紅吃不上大頭。
劉喜貴也不在乎,他其實更在意的是自己另一重身份——
龍門書局的特聘作家。
這是聽說兒子準備寫小說,他便像覺醒了體內蟄伏許久的文脈,騷動的不得了。
自詡為讀書人的他,對於科舉已然絕望。但在這種翰墨之地,有三五同道相互切磋,當浮一大白。
總好過在堡子裡時,麵對一群文盲。
寂寞如雪。
在劉學勤的指揮下,楊寓的辦事能力沒的說,一切井然有序。
門口的紙鋪停業了,門臉要重新裝修一下。
考慮到這時候人的自覺性,沒敢搞全開放式的。但現代風格的陳列書架,足以讓秦州文化人眼前一亮。
楊寓從老東家那兒挖過來一個畫工學徒,劉學勤稍加點撥幾句,讓他學著用炭筆繪畫。
什麼空間結構和透視法,明暗調子之類。
畫師立刻驚為天人!
這等技巧對有繪畫基礎的人來說,那就是一層窗戶紙,一點就透。
而且立刻就能上手。
當下畫師就給眼爺畫了幅素描頭像,雖然還欠火候,但已經有七八分相似度。
眼爺捧著自己的肖像,久久不能言。
畫師撲通一下跪在老仙麵前,就要叩頭拜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