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黃,早起霧大,塞軍的氣球怕是飛不起來咯!”
“氣球飛不起來,還有飛艇噻。”
“誒,我看那些飛艇都有人在高起,你說朗格塞音老仙會不會是真神仙?”
“我哪裡曉得?”
昆明城頭,兩個士兵靠在一起閒聊。
和塞軍打了這麼久,起初那種敬畏感少了許多,可眼下外無援軍,西平侯困守孤城,大夥兒對前景都不怎麼看好。
建文元年,大明和塞國乾了一仗,當時沐春曾領雲南軍北上。
那一戰結束後,朱允炆就像是忘記這支嫡係部隊似的,在靖難之役中,始終沒調動雲南兵。
當然,現在想調也調不出來。
雲南號稱有三十萬沐家軍,其實水分很大。
首先就沒有沐家軍這樣的說法,在朱元璋這種雄猜之主下頭,豈能容你搞出幾十萬私兵出來?
根據《太祖實錄》載,洪武十五年正月“置雲南左、右、前、後,普定,黃平,建昌,東川,烏撒,普安,水西,烏蒙,芒部,尾灑一十四衛指揮使司”。
以上衛所皆有雲南都司統率,此後又陸續設立臨安衛、楚雄、大理、畢節衛指揮使司,曲靖、普定軍民指揮使司,基本覆蓋了雲南全境,都指揮使是從延安衛調來的王俊。
終洪武一朝,雲南布政司的人口也才60萬左右,其中六成人口還屬於土司。這樣的人口規模,是根本無法用後世的情形想象的。
由於沐家已經在雲南經營了多年,在土司中威望極高,本身又是大明勳貴,在目前朝廷起內訌的情況下,實際上任由沐晟做大。
起碼他掌握了雲南的軍事指揮權,但昆明的實際兵力可能還不到十萬。
那位叫黃果的老兵話音才落,就見濃霧中飛來一艘飛艇,兩艘、三艘……
“明軍兄弟注意啦,明軍兄弟注意啦!”
“我們塞音共和國是要建立一個人人富裕,沒有欺壓的國家。在我們的工廠裡,工人可以掙到五兩銀子的月薪,農民的日子也比以前好過的多。”
“無論漢人還是峒人,都可以享受國民待遇,大家一視同仁。”
“兄弟們,我們的總攻即將開始了,上天有好生之德,隻要你們出城投降,我軍一律收容。”
“立小功者授田,大功封爵,不在話下。若是想返回故鄉,我們發路費。”
“這是你們最後的機會了,請一定要珍惜啊。等成了俘虜,那可隻能去修路、挖礦、勞動改造了!”
接著傳單嘩嘩從天上飛下,明軍陣地,街道上的行人亂搶一氣,搞的烏煙瘴氣。
自從嘉陵江水戰後,塞軍就沒再怎麼打過硬仗。主要原因就是工業化造成的人口短缺,各府縣都想要人,抓俘虜就成了軍部的一門大生意。
死屍一文不值,但一個俘虜很輕鬆能賣到幾十兩。這基本上就是免費勞動力,現如今你想招個工人,怎麼著一年不得花幾十塊錢啊?
塞軍中軍大帳內,軍部部長關途,副部長馬寶河正與一眾將官、參謀圍觀沙盤。
也不能說軍部失策,年初就將最精銳的一旅、二旅放出去了。
進展不快就是了,說是去打仗,其實根本是修路。
這時的雲南諸部不是這蠻那峒,就是這寨那甸,聽名字就知道都是山區叢林。以塞軍如今基本算是炮步協同作戰,還有氣球兵、飛艇兵之類。
火力領先土蠻好幾個時代,隻要部隊開到跟前,轟幾炮就開始抓俘虜了。隻是受困於地形,推進不夠快。
飛艇還好,氣球一到叢林地區就廢了,不小心落在森林迷了路,人基本就回不來了。
一旅、二旅渡過怒江、瀾滄江,向西麵的麓川進軍。
這地方的傳統勢力主要是大理段氏和麓川思氏,先是被元朝納入版圖,後來又被大明平定。
大理段氏也就罷了,因為位置更靠近漢境,文化上也接近,屬於被中原打服了,誰厲害我就認誰做大哥。
麓川王思秀發死後,繼任的思佑法,又名刀乾孟的,驅逐了大明的麓川宣慰使發動叛亂,後來被沐晟的大哥沐春領兵平定。
塞軍來了後又得重新打過才行。
主要是再往南的好多地盤,現在名義上還是大明的附庸,比如緬甸、八百大甸、車裡、老撾等宣慰司。
這時候的中南半島和戰國時期差不多,無數土司林立,也沒有明確的國家概念,互相之間也是相互攻伐的。
元也好,明也罷,能打到哪裡,其實主要是看國力。起碼元朝是和緬甸蒲甘王朝打過一仗的,並且占領了整個緬甸北部。
至後來的永樂帝攻占交趾(越南),幾乎大半個中南半島都屬於大明的勢力範圍(南部諸多土司仍是羈縻統治)。
“這撒傳單有用嗎?”
關途的帥帳中,有人小聲發問,結果被眾人一起瞪了過來。
“總山的命令,你有啥想法不成?”
馬寶河陰陽怪氣,如今劉學勤的聲望如日中天,無論在各方麵,都有要被神話的跡象,他自己反倒開始低調起來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