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第432章431中午炮戰
雖然德國高層自始至終都沒有相信過,美國會對歐洲的戰爭置身事外。可是在克裡特島之前,大家對這件事情都抱著比較輕鬆的態度在討論。
大家都樂觀的認為,美國會加入到戰爭,可終究會加入到勝利者這一邊。隻要德國打敗了英國,那麼美國就沒有道理支持英國。
有識之士並不是沒有,但是他們也都認為,美國支持英國是比較有限的,他們也要顧及本國的孤立主義思潮。
但是通過克裡特島上繳獲的美國新式轟炸機這件事情,元首和戈培爾已經控製了德國內部的輿論。
至少高層現在已經都不再抱有任何幻想,他們現在確信美國確確實實是站在英國那一邊,並且隨時都有可能加入到這場戰爭之中。
事實上,美國已經參加到了這場戰爭之中了,他們賣給英國軍火,對德國實施經濟封鎖,甚至直接調派飛行員,以誌願軍的形式出現在不列顛空戰之中。
如果沒有美國的慷慨大方,英國此時此刻差不多已經投降了。而因為有了美國的支援,英國才能在幾條戰線上,維持著和德國的膠著狀態。
比如說現在的英國本土空戰,主力就已經是美國的飛行員了。因為英國的大批飛行員,都已經在布雷斯特之戰的時候損失掉了。
再比如說,現在隆美爾麵對的英國軍隊,坦克甚至部分帳篷被褥等軍需品,都是美國生產的東西。
“現在大家都知道,美國已經是英國那邊的了,他們什麼時候卷入戰爭,什麼時候德國就多一個敵人。”阿爾弗雷德中將鬱悶的開口說道。
對於非洲軍團來說,這不是一個好消息,至少不是一個讓人振奮人心的消息——美國遠在英國身後,隔著大西洋,德軍根本無能為力。
麵對這種一年甚至三年之內都無法直接進攻的對手,德軍缺乏有效的製衡手段。
剛剛崛起的第三帝國,不像英國有遍布世界的殖民地,也不像美國那樣可以直麵三大洋操控世界經濟。
製裁還有禁運等手段,天生就是世界範圍的強國,比如英國還有美國才能夠玩的轉的。
而屈居一隅的德國,現在隻能是一個被製裁被禁運的對象。一切都隻能靠戰爭來獲得,一切也隻能靠戰爭來解決。
德國現在可能是全世界最能打仗的一個國家,可讓人遺憾的是,這個武力強大的國家,也隻能靠打仗來解決所有的問題了。
曾經有很多人向往五十年代的中國,覺得那個時候的中國敢於挑戰世界大國,對任何對手都放手反擊,真是硬氣到讓人心悅誠服。
可事實是,選擇戰爭往往是缺乏其他解決問題途徑的一種直觀反映——並不是說這種反映不好,而是站在國家層麵上,什麼樣的解決方式最有效。
經濟製裁,設備武器禁運,金融入侵,網絡攻擊……當一個國家強大起來之後,有無數的手段去解決麵對的問題,而戰爭,往往是最昂貴也最冒險的一種。
所以,並不是窩在家裡抗議彆人,就顯得無能或者懦弱。有可能在看不見的戰場上,一場貿易戰爭已經悄然拉開序幕。
而在大家不知道的情況下,上百億的國家儲備可能已經因為戰敗蒸發掉了——或者恰好相反,敵人這個時候已經損失了數百億。
有的時候,看似某個國家自己損失了上萬億的資金,損失慘重,可這個國家阻止對方經濟上升的戰略目的已經達到,對方損失的可能是一個更寶貴的發展契機。
可憐的德國,這個時候已經被美國還有英國逼迫到了牆角,隻能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戰爭之上,這本身在國家戰略上,就已經輸了半籌。
但是,好在李樂穿越了,穿越成了一個可以左右曆史走向的人物,可以讓曆史走上一條完全不一樣的道路。
至少,在此時此刻,李樂為軸心國德意兩國找到的利比亞油田,削弱了美國還有英國物資封鎖德國的戰果。
強大的經濟戰開始不久,對方就找到了另外的經濟增長點,這是足以改變經濟戰勝負的關鍵。
李樂找到了這個關鍵,一下子解決了德國麵臨的最嚴重的問題:能源短缺問題。
“讓炮兵還擊,船隻還是太少了,這個時候進攻……終究還是有些太冒險了。”隆美爾顯得有些無奈,製約他讓他不敢進攻的主要原因,就在蘇伊士運河的船隻上。
英軍撤退的時候,差不多帶走了蘇伊士運河內所有的運輸船隻。隻留給了德國一個炸掉了小半的塞得港。
沒有了渡輪,也沒有衝鋒舟之類的工具,隆美爾的非洲軍團想要渡河攻擊英國部隊,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