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9.第873章873不是一個好消息
既然想的這麼好,為什麼這些日本軍官還這麼愁眉苦臉的呢?原因就是他們想的美好計劃,實行起來處處都是麻煩。
跟德國還有美國比起來,日本的工業化程度其實並不高,那些吹捧日本如何如何厲害的說法,其實都忽略了一個事實:規模化和積累。
日本在1941年才剛剛崛起了不到40年,工業化的程度,也就隻有歐洲弱旅意大利那樣的程度。
這隻是純粹以工業化做的比較,實際上論起工業能力還有日本軍隊的戰鬥力,都不是意大利可以比擬的。
那為什麼日本表現出來的這麼強呢?因為日本很大一部分的工業產出,依靠的是小手工作坊。
不是美國那種流水生產線,也不是德國那種工人無數的工廠,而是一個挨著一個的小手工作坊。
日本依靠發戰爭財,拿到了自己的啟動資金。然後它快速發展,跳躍式的積累了自己的戰爭工業基礎。
實際上,除了戰爭之外,日本自身的工業水平,與德國還有美國,差距是非常明顯的。
這反應到細節上,就是日本的飛行員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快速補充,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日本國民一大半根本就沒有接觸過機械,根本就沒有積累相關經驗,也沒有任何基礎。他們對飛翔都滿懷畏懼之心,更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變成合格的飛行員。
這也是為什麼,日本人敢喊出一億玉碎,卻找不到一萬個飛行員從美國人手裡奪回製空權。
而日本能夠入侵中國,以少勝多,完全是因為他積累起來的數量其實並不多的海空優勢部隊。
這些部隊被分散在中國廣袤的國土上之後,日軍的進攻也就變得乏力起來,滅亡中國也就變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而失去了遠方的德國還有意大利的橄欖枝之後,日本缺乏像樣的盟友,這又是另外一個致命的威脅了。
德國雖然不比美國,可德國現在至少有好幾個可以幫得上忙的盟友。羅馬尼亞有石油可以供給德國,意大利再不濟也可以幫德國分擔一些後勤壓力。
更彆提現在越來越進入角色,決定為德國賣命的維希法國還有本土英國了。
這些國家或者能承擔一部分產能,或者可以提供一些資源,最不濟也可以幫德國維持維持場麵。
可是日本呢?日本一個像樣的盟友都沒有——雖然看起來,圍繞在日本周圍的所謂“國家”,其實並不少。
最北麵,溥儀做皇帝的偽滿洲國,算得上是日本的一個“盟友”,隻可惜這個盟友除了日本援助的工業家底之外,也就能幫日本生產生產炮彈,出口一些糧食。
汪精衛的南京政府也算是一個堅定的盟友,隻可惜雖然其控製的皇協軍可以維持維持本地的治安……可再多一點兒的力,就出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