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2.第1036章136打哪裡
“首相先生,如果不能立即結束一麵的戰場,那大日本帝國在太平洋前線的情況,就非常讓人憂慮啊。”一位幕僚跪坐在榻榻米上,對矮桌對麵的東條英機說道。
對於目前日本麵臨的嚴峻形勢來說,這位幕僚已經算是比較婉轉的提醒了。
隻要不瞎就可以看得出來,現在的日本經濟,完全都是由賀屋興宣一人勉力支持,根本算不上運轉良好。
這一點與德國早期的擴軍狀態很像,經濟上全靠一個搞出米福券的天才沙赫特的那一套辦法。
經濟上被動,物資上也匱乏。自從日本發動戰爭以來,鐵礦依靠掠奪,石油依靠掠奪,煤礦依靠掠奪,卻很少能夠真正用到反哺國內經濟上。
這些戰略物資日本在美國的潛艇乾擾下,能夠運回國內的,多數也都投資到“大東亞聖戰”之中去了。
其實也很好理解,為什麼同樣對外擴張,日本與德國如今的境遇卻天差地彆。
德國占領區是歐洲精華部分,最貧窮的地方也是波蘭這種還算不錯的地區。哪怕算上蘇聯占領區,鐵路公路甚至是工業都是相對來說有底子的。
日本占領區可就不同了,除了日本一直在私下裡經營的東北之外,其他占領區都需要大量的基礎建設投入,才能開始產出效益。
想致富先修路,1940年的中國道路狀況,比起歐洲來要差多少,就不用詳細介紹了。
在這樣的差距下,占領區能夠發揮的作用,就非常明顯了:如果說德國占領區可以屬性+10的話,日本占領區最多也就隻能算屬性+3了。
“您說的都是對的,可是卻沒有太好的解決的辦法。”東條英機微微低頭,開口抱怨道:“我已經儘力了,可是依舊想不出一個對策。”
他不是沒有想出對策來,隻是他的對策並不比彆人的高明,所以說與不說,也就無關緊要了。
大本營現在的集體共識是,最好想辦法先結束一個局部戰場,好能抽調出更多的部隊,部署到其他戰場上去,形成良性循環。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個共識,陸軍才能拋出這麼一個龐大的計劃來。
其實陸軍的想法也很正常:你海軍為了對付美國艦隊抽身不得,那接下來要解決問題,也就隻能依靠我們陸軍了不是?
海軍無奈也就無奈在這裡了:他們被越來越強大的美國海軍牽製,被潛艇戰拖累,隻能在太平洋上疲於奔命,無法在短時間內搞定強大的美國。
既然海軍走不開,又無法短時間內擺平對手美國,那也隻能在陸軍身上打主意了。
不過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陸軍自己又吵起來了:接下來陸軍做主力這個沒問題了,可究竟先打哪一邊,又確定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