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係列的壞消息使得李世民的心情變得愈發沉重。
李泰走到李世民的身後,一邊為李世民捏著肩膀一邊問
“父皇,可是有什麼煩心事,兒臣願意為父皇分憂。”
要不說李泰能得李世民寵愛呢,時刻替老爹分憂的姿態那是做得十分到位的。
李世民輕歎一口氣,沒有說話,隻是把看過的幾份奏折遞給了身後李泰,讓他自己看。
李泰搓了搓手,恭敬的接過奏折,一目十行的看了起來,不多時就看完了遞過來的奏折。
”父皇,這幾年天災頻發,實乃我大唐之不幸啊,我覺得。。。“
本來李世民還想聽聽李泰有什麼見解,但是李泰一張口就是朝中那些不通實務的文臣說辭,直接就沒心思繼續聽下去了。
”行了,你彆覺得了,就在旁邊等著高明來。“
李泰撇了撇嘴,顯然對李世民看不起他不滿,但是他現在也不敢頂嘴了。
對於處理政務他確實沒有什麼天賦,
不像李承乾,十三歲都有機會監國了,就算再沒有天賦也都練出來了。
三件事裡,最讓李世民上心的還是高句麗的問題,
雖說唐隨隋製,但他倒是很想出兵徹底滅了高句麗,打下高句麗是一個能證明唐朝比隋朝更強的證據,證明唐代隋才是天命所歸的。
本來高句麗屢次反水反複橫跳還不算什麼,李世民還能睜隻眼閉隻眼。
但最可恨的是,前隋朝四次攻打高句麗,都沒能打下高句麗就算了,高句麗卻是挑釁的把陣亡隋軍的屍骨鑄成了‘京觀’。
李世民上位後,隻是派人去高句麗收葬了陣亡將士的骸骨,並予以祭奠,收葬、祭奠壯士的骸骨和亡靈。
高句麗卻是直接在沿唐邊境修築了高麗長城,自夫餘城至渤海,修築了長達一千餘裡的’長城‘,專門用來防備大唐。
他剛登基的幾年裡,都在韜光養晦積蓄實力,直到乾翻了東突厥才徹底緩過勁。
現在有人有糧,哪裡還願意讓高句麗上躥下跳。
但每次朝會上提出攻打高句麗,都被一眾文臣阻止,借口就是現在國庫不允許,糧草人員都是問題。
還有一幫文臣借古諷今的不停上書,如今國泰民安,為了區區邊陲小國,窮兵黷武大動乾戈非明君所為。
更有世家‘圈養’的狗才禦史更是為了博名上書,說什麼當初隋煬帝就是因為攻打高句麗把國家拖垮的,他如果執意如此,必會步隋煬帝後塵。
如果他不打消攻打高句麗的念頭,他們願意為了百姓為了國家死諫。
但武將倒是很活躍很支持,畢竟有仗打才有功勞,有功勞才能升官。
真正讓李世民下不定決心的還是因為高句麗是真的狗,之前他就派出過李靖,李世績攻打高句麗,但是高句麗一打不過就逃回平壤城,再派出使者來求和。
為了不讓周圍小國寒心,也因為糧草問題才始終沒有徹底滅了高句麗。
可每當唐軍一走,高句麗根本消停不了多久又出來蹦躂,反反複複樂此不疲。
喜歡穿越大唐瘸腿的我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唐瘸腿的我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