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羨之自慈慶宮歸來,心情大好。許諾以後讓自己的兒子認陳妍做乾娘,這一招算是把陳妍的事情給解決了。
而且,他心裡的擔憂,也差不多都解開了:再也不用怕陳妍孤單,再也不怕怕陳妍對他死纏爛打,再也不怕怕朱翊鈞以後翻臉不認人了。
可以說,這是百利無一害的買賣!
………………
後來,吳中興、艾穆等人受到了嚴厲的懲罰,被趕出了京城,發配到了邊陲的偏僻之地。在朱翊鈞的嚴懲下,“殺無赦”的懲罰下,京城中的動亂,迅速平息下來。
張居正如往常一樣,來到了他的內閣中。
在京中的大臣們再怎麼想,也沒有人敢說什麼守衛製度的事情。
此事就此告一段落。
朱翊鈞的命令,迅速傳達給了內閣,由他們向工部彙報。由於這件事是太後和太後親自操辦的,而且時間緊迫,因此在收到消息的那一天,就有了專案。
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因為不是出京,而是沿著通慧江,三日後就選定了地點。
可是朱翊鈞的聖旨裡卻隻字未提陳羨之,隻是說那座大莊園是陳太後用來調養身體的地方。所以,京城裡的大臣們並不清楚,這是陳羨之的想法。
可馮保清楚。
馮保能猜到,說明張居正也能猜到。
隻不過,陳羨之原本打算出京城的心思,卻被完全壓了下去。就像李彩鳳說的那樣,她根本就不可能說出這句話來。換句話說,此事除了兩大皇妃與陳羨之府邸的幾人知曉,朱翊鈞與馮保等人並不知曉。
但對張居正來說,這一切都是那麼的突兀。
首先,這件事情發生得很快,陳羨之並沒有將這件事情告訴外人,也沒有告訴張居正。
二來,或許是張居做了數年宰相,對大小事務已經習以為常,直覺覺得不對勁。
而且,陳羨之要建這麼大的農場,為什麼詔書上沒提?他對李太後和陳羨之的所作所為充滿了疑惑。
他感覺自己需要和陳羨之好好聊一聊。
於是,張居正在調查報告還未上報皇帝陛下前,就將陳羨之召入了內閣。雖然張居正在爭風吃醋的事情上大獲全勝,但他的心理也受了不小的打擊,整個人都變得蒼老了許多。
整個人都沒有了往日的精氣神。
陳羨之在座位上坐了下來。
張居正直截了當地問道:“你為什麼忽然想到要做一個農夫?”
“我要的就是一個‘清閒’。”
“陳太後素來不顯山不露水,怎麼把她也扯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