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五日,上午九點,金霖爀看到幾個支部委員都去了三樓的小會議室,看來支委會正式召開了,唯一的議題就是——決出確定為發展對象的名額歸屬。
在會議室裡,作為組織委員和會議記錄人的人事科段科長,在厚厚的會議記錄本上寫到:
會議主題:區管委會機關黨支部關於2024年納新工作的會議
會議時間:2024年4月15日
會議地點:委機關三樓會議室
參會人員:機關支部所有委員,書記肖書記,副書記李,組織委員段,宣傳委員東,紀律委員彭。
會議過程:(空白)。
等最後到會議室的支部書記肖主任坐下後,會議正式開始。
主持人為書記肖,首先開口道:“同誌們,今天的會議目的是解決上周會議沒有商定的事情,關於今年納新黨員的發展對象名額人選的確定。上周我們初步提出的候選人是機關的金霖爀同誌,以及另一位在街道的小王同誌,現在請大家暢所欲言,發表對兩人看法,以便我們最後作出決定。”
坐在肖主任左手的副書記李沒有先開口,因為他知道與書記的意見不一致,不能先開口直接否定,等過幾個人發言緩和了,自己再提出不一樣的意見,顯得沒那麼強的對立感。
第二個發言的是宣傳科張主任,說道:“據實來說,兩位同誌呢我都接觸的不多,認識有限,我先檢討這是我平常對新同誌的關心不夠,我一定自我批判和改正。然後呢,自從上周會議結束後,我按照書記的建議,對兩位同誌的情況深入了解了一番,其中金霖爀同誌的情況雖然是才上班一個多月,但工作成績非常出色,其他業務我不說,光是通過我這裡報送的新聞稿數量目前就是全係統最多的,而且是質量最高、發布平台最大的,如果有可能,我還想向委黨組申請把這個人才調給我們科室,發揮更大的作用。此外對於思想情況我也有了解,經過幾次的深入接觸和談話,他對黨組織的思想認識、個人發展的想法都是很端正的,如果支部決定吸收他為發展對象,我是沒有意見的。另一個小王同誌,我知道他在街道基層一線工作很多年了,在群眾裡麵的評價不錯,街道和中隊領導也評價很高,是一個默默風險的老黃牛式的同誌,不過有些局限的就是,在對工作非常負責,但是在黨的馬列思想學習、思想進步方麵還不夠,學習主動性不強,如果能再安排好時間加強理論學習,那樣也可以成為一名合格的黨員。基於當前的情況,我覺得金霖爀同誌更適合作為發展對象吧。”
一旁的組織委員段科長記下了他的發言要點,同時眾人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沒想到以往隨著書記意見走的張主任這次先發言後,竟是罕見的旗幟鮮明的支持金霖爀一個年輕人,聽他說的金霖爀在新聞宣傳工作上有突出表現,這也側麵的支持了他工作,可以理解有這個立場。
見到連平時一貫中立的張主任表態支持對方了,副書記李有些急了,看來自己今天難以達成目的,連忙在一旁對著另一個委員,紀律委員使起了眼色,示意他為自己發聲。
“咳咳,我也說兩句吧,我在支部作為紀律委員,我從黨風廉政、紀律表現上來說說吧。金霖爀同誌呢雖說是公務員,未來是重點的培養對象,但這並不代表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是乾乾淨淨的,萬一發生了負麵問題呢,所以過往的表現不得不重視,現在金霖爀在市政科,眾所周知是工程項目的重點科室,接觸的外麵企業較多,廉政風險更加重要,他是否堅持本心保持廉潔,這個還尤未可知。而小王隊長,噢,他這次如果確定為發展對象了,扥給他轉正後正好也能提拔為事業副科了,這對他十幾年的辛苦工作也是一個肯定,目前可以判斷的是,這十幾年的執法工作裡,小王隊長沒有任何一起紀律方麵的舉報或投訴,能夠確保自身的公正廉潔,有這種工作作風,我相信他具備成為黨員的條件。”紀律委員也是少見的明確支持了一個人,看來推不掉的關係找到他頭上,在這個會上為小王去謀取名額。
接下來是組織委員段科長,在記下上一個人的發言後,說道:“我上周已經詳細發言過了,我現在依舊是這個意見,綜合兩人的身份、規劃、思想、工作來看,雖然兩人都很優秀,但我傾向於推薦的是金霖爀。”
對麵的李副書記有些不甘的看著段雯倩,說道:“小段,選擇哪個人,不一定是非得為了以後提拔誰做鋪墊,還是要看其他方麵的,既然用來激勵積極靠攏的人,也要照顧老同誌、老基層的情況,金霖爀如果當選了,這樣插隊進來,那麼明年、後年再進來的公務員,是不是都要這樣插隊到那些排隊申請入黨的同誌們前麵,那乾脆出個文件說按照編製高低來嘛,還要我們組織部門乾啥。”
見到他懟自己,段科長一點也不慣著,開口道:“李副書記,我可沒這樣說,既然肖書記說暢所欲言,像剛剛張主任、彭科長那樣,都是在自己熟悉的工作領域對兩人評價,而我也是如此,這是代表我個人的意見,也不是支部的最終意見,如果你不同意你大可以提出來,不要上升到其他地方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