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朔則編自己那個小版的,時不時看看彩林那邊的狀況。兩人正編著,旁邊吃完飯的老人走了過來。
部落裡的老人並不多,因為常年缺少食物,羽族的壽命普遍不長,百羽部落不能出去捕獵的老人總共十三個,他們每天的工作是幫忙看著部落裡的還不能出去玩的幼崽,把其他幼崽撿回來樹枝碼放整齊,分割狩獵隊帶回來的獵物,現在多了搓麻繩。看到這邊在忙,有人就過來看看,有兩個心急的直接上手幫忙。
白朔把自己那個固定好,交給身旁最先學的老人,又拿了材料做第二個,讓他們先從編周圍入手,很快老人們自己也試著從頭開始編。
小號的比較簡單,彩林手中那個稍微大一些,用了一個上午才編好,用幾根粗點的柳條做了肩帶,一個成年羽族可以背的背簍就成型了,形狀不太規整,但用起來要比獸皮方便許多,背起來兩隻手完全解放出來,手裡可以拿其他物品。
彩林也發現了背簍的好處,立馬道:“多編幾個,明天采摘隊就能用了。”
白朔讓彩林把底部編好,交給旁邊的老人,老人們編過小號的背簍,手法熟練了許多,編大的也沒問題。
看彩林和老人們都上手了,白朔數了數小號背簍,數量剛剛好,又開始琢磨起彆的。
柳條柔韌性好,可以編背簍,籃子自然也可以,其實這兩種工具的編織手法很相似,因此學會了一種,再學另一種就很輕鬆。籃子平時可以拎東西,采摘隊也可以帶幾個,遇到需要小心放置的幼崽就可以放籃子裡,有籃子保護,放進背簍也不會被其他物品擠壓,實在不放心還能用麻繩係在背簍上。
從早上到傍晚,白朔和彩林等人一直在編背簍編籃子。快吃飯的時候,白朔把小號的籃子疊起來,放進一個大背簍裡,又把小號的背簍全部拎走。
於是今天出去乾活的幼崽們每人都分到了一個小號的背簍,比白樂那個稍微大了一點。
揪了一天樹葉的幼崽們看到他們有,頓時愣住了,癟癟嘴,馬上要哭。
白朔連忙將自己身後的背簍拿出來,倒出裡麵的籃子。
剛才他專門把小號的籃子拿回來,就是為了哄幼崽的。小款的籃子編了不少,既可以用來盛放種子,又可以哄幼崽,用處很大。
果然,本來要哭不哭的幼崽們看到他手中還有,立馬高興了,變臉程度相當快。
白朔一人分了一個,交代:“明天繼續來乾活。”
不管年齡大點的幼崽還是年齡小的幼崽,都點頭答應。大一些的幼崽已經習慣了聽白朔安排,小的那些則覺得哪裡都是玩,聽白朔的還有好玩的東西拿,當然聽話。
不但幼崽們覺得背簍和籃子好,部落裡的成年羽族也發現了這些工具的好處。
晚上,采摘隊回來試了背簍的承重量,二話不說集體去割柳條。
柳條能夠編織的工具很多,除了背簍和籃子,白朔還試了下筐子,這樣以後搬碗筷等物品的時候就不用一趟趟上上下下了,一次能把所有的物品都帶上山。
柳筐還可以放食物,山洞裡那些水果,之前都是直接放在地上,最多鋪一層乾草,有了柳筐,白朔就跟彩林說可以按成熟程度分,這樣每次需要的時候先拿成熟度高的,不用像之前一樣全部翻一遍。柳筐透氣性好,裝好果實還能時不時端出來晾一下,山洞內頓時比之前乾淨多了,也沒有了那股水果腐爛的味道。
很快,大家又開發出了新用法,直接把編好的柳筐捆在樹上,比之前用樹枝搭建的還要結實,關鍵是容易轉移,如果不想在原地點住了,解開繩子換個地方就行。
白朔看了,靈光一閃,翻出那些被嫌棄的、細小的柳條,動手開始編鳥窩。既然是編的,形狀大小都可以任意發揮,白朔準備編的是肚子大兩邊小,在中間進出的那種,可以直接掛在樹上,也可以放在地上,在哪都可以用。
開始編的時候沒人注意,等他快編好的時候,全家的目光都落在了他手上。
白巡白允:如果把幼崽全放進去……
白肅:住在這裡麵弟弟就不會滾遠了。
白樂:好像可以鑽進去玩。
最後一點編完,白朔比量了一下大小,跟弟弟道:“樂,變成羽形。”
白樂二話沒說,變成羽形鑽進鳥窩,在裡麵愉快地撲棱短短的翅膀。
正常幼崽的羽形重量是兩斤左右,白樂比大部分幼崽都大了一圈,大概三斤,白朔編的鳥窩大,白樂進去後,白肅再進去也沒問題,至於白朔就更不用擔心了,有點空隙都能裝下他。
白巡提起鳥窩,甩了甩,發現白朔編的十分巧妙,就算晃動,幼崽在裡麵也不會掉出來,頓時更喜歡了:“下次用這個帶你們出去。”把幾隻幼崽都放進去,就不怕飛著飛著哪個幼崽掉下去了。
柳條巢穴受到了全家的喜愛,白允看完全過程,編了個大版的出來,大號的全家都能進去,放在山洞裡,裡麵鋪上獸皮,比直接在地上鋪獸皮睡覺更暖和,現在不明顯,雨季和雪季這點保暖至關重要。
於是乎,大家編完自己用的背簍籃子和柳筐,又開始編巢穴,附近的柳樹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禿。
除了柳條,白朔也在搜尋其他編織材料,河邊的蘆葦和蒲葦都在名單內,外麵的藤條也能留著用,隻是許多植物還沒長大,需要等生長季後期才能收割。現在能用的除了柳條外,最多的是河邊的蒲葦。
蒲葦和蘆葦不像柳條那樣可以直接用,割下來需要曬乾,但去年乾枯的那些割掉後泡過水就能用。
白朔用蘆葦編了兩個鍋蓋,用石鍋做飯這麼久,一直沒用過鍋蓋,最多用樹葉蓋一下,但樹葉遇到蒸汽後容易軟,不如編出來的好用,編織過程中將把手編出來,這樣就不怕被燙到了。
有了編織品,家裡的工具越來越多,摘回來的小麥也有了專門晾曬的工具,不像之前隻能曬在地上。
除了收獲一堆工具,白朔也實驗出了簡易版生根水對植物的作用,生根水確實有效果,時間長效果更好,但他用的基本是泡了三天的,因為竹筒數量有限,泡太久性價比不高。
白朔看著麵前的竹筒思考。
白允以為他的竹筒不夠用了,開口:“明天阿姆幫你帶竹子回來。”有了背簍,采摘隊能帶回來的物品比之前多了很多,挖幾棵竹子很方便。
聞言,白朔搖頭:“不用,阿姆,暫時不用竹子。”
雖然采摘隊也能帶回來,但白朔卻覺得太麻煩,他覺得需要改進一下工具。
部落現在盛水的工具有四種,分彆是樹葉、石鍋、木桶和竹筒。
樹葉是一次性的,優點是取用方便,缺點是容量少,最大的樹葉容量也就和碗差不多,裝果實和葉菜方便,用了盛水不太方便,畢竟就算比其他葉子結實,它也隻是葉子,很容易折斷。
石鍋結實,但太笨重,一個石鍋幾十斤,不可能隨便移動,基本固定在那裡,隻有做飯的時候才會用。
木桶容量大,也不重,但製作方式是從粗壯的樹上截取一段後挖空,製作起來很麻煩,整個部落就幾個,他們家隻有一個。
竹筒取材方便,製作也簡單,但短的容量小,幾節一起的拿取不方便。
白朔又想念現代的各種工具了,當然,他知道塑料製品和金屬製品現在肯定弄不出來。
不過有一種物品,倒是可以試一試。
陶器。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