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動蕩
玩火者,必自焚。
這個道理,從古至今從未變過。
昔日的因,今日的果。
曾幾何時,美國是世界第一大工業國,它到了1884年完成了由農業國向工業國的轉變,並於1894年超越了英國,成了世界第一位的工業強國,也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兩次世界大戰,讓美國大發戰爭財,而戰爭財隻是一部分,另一部分則是人才往美國跑,使得美國的科技突飛猛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美國爆發了驚人的工業力量。
以一國之力,成了盟軍軍火的主要供應者。
二戰的勝利,不如說是工業的勝利,硬是靠著工業耗死了對手。
到了1945年的時候,美國的軍事工業的規模已經發展到可以年產飛機4萬架,坦克2萬輛的水平,整個二戰時美國共生產8萬輛坦克,有近4萬輛是位於底特律的克萊斯特工廠生產的4謝爾曼坦克。
從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開始,一直到1945年8月15日,美國一共造了147艘航母,其中113艘是輕型的護航航母,這個數字是其他國家所無法比擬的。
當年太平洋上美國“約克城0號受重創,日本人判定需要2個月才能修複,美國人隻用了36小時就完成了,能力及效率可見一斑。
可是從70年代美國開始去工業化,優秀的大學生畢業後都去矽穀、華爾街。
那時候,美國用政府信用和國家實力做背書,美元綁定了石油作為石油結算貨幣,讓美元成為世界貨幣。
美元成為收割機,為美國人瘋狂收割全世界的實物財富。
美國放出的美元,在全世界收購實體企業和資產。華爾街勢力越來越大,在金融上賺錢實在太容易了,以至於年輕人都不願意進廠當工人,賺辛苦錢。
製造業主發現,經營成本越來越高,自己產品沒競爭力,消費者不買賬,自然就隻有三個選擇:一是關掉工廠,自己也進入金融業撈錢,比如美國國債的利息就很高,買國債的分紅,可能比辦廠辛辛苦苦一年的利潤都高;二是往落後地區轉移生產線,靠壓榨成本獲取利益,這種例子太多了,不勝枚舉,比如通用汽車;三是關停生產線,把生產權限授權給彆的國家的企業,美國公司直接進口商品,這樣賺得也比自己在國內生產的利潤高,比如蘋果和高通走的就是這種路線。
浩浩蕩蕩半個世紀的去工業化,也過了半個世紀的好日子。
可是正所謂,成也去工業化,敗也去工業化!
在遲遲無法突破第四次工業革命,借助第四次工業革命爆發的強大生產力,自身高端製造業被衝擊得七零八落,再有各種天災人禍,問題積累下來終於爆發了。
先是美聯儲加息,利息連續不斷突破市場預期,可是取得的效果卻不儘人意,美元倒是流回很多,但是那些國家卻沒有破產,自身高通脹居高不下。
製造業回流,喊了十幾年,也沒有啥效果。
隔壁老表們,因為老美的吃像太難看,已經離心離德。
加息突破了曆史記錄,結果偏偏美債無人問津。
入不敷出的情況下,一顆雷接著一顆雷爆發。
中國這裡有春節七天假期,北美可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