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李逸幾人聊的內容,直播間觀眾也討論得熱火朝天。
“真·糯米史詩!”
“咱們是農耕文明,曆史上經曆過太多磨難了,但靠著種地,咱們還是一次又一次的熬過來了。”
“我知道!最早種稻穀的就是神農氏!”
“袁爺爺就是當代神農!”
“想想真的神奇,幾千年前,第一個想到種植野生稻穀的人,會知道一粒小小的種子,居然能哺育一個輝煌而又偉大的文明嗎?”
“細思極恐,究竟是我們馴化了稻穀,還是稻穀馴化了我們?”
就在觀眾們聊得熱火朝天之際,老板已經讓人把李逸要的五袋糯米搬出來了。
“圓糯米要麼?”
老板衝李逸詢問。
“要,有哪兒的?”
李逸扒拉了下糯米袋。
老板順嘴問:“你要南方產的還是北方的?”
“廢話,當然是北方的。”
李逸疑惑看向他,笑問:“咋滴?想糊弄我啊?”
圓糯米的主要產地都在北方,品質最好的就是東北產的。
南方產的圓糯米,粘性是比不上北方圓糯米的。
老板顯然也清楚這點,趕忙笑著解釋:“沒有沒有,問習慣了,順嘴問了句。
你是懂行的,我怎麼糊弄得了你?”
說著,他就提過了兩個半袋的樣品糯米,指著左邊的一個介紹:“這個是五常產的……呃,其實是五常當地的糧廠加工的,米是牡丹江種的,品質也不差,我就當五常米賣了。”
他嘿嘿笑了笑,衝李逸使了個眼色,小聲解釋:“都是行業門道,你懂的。”
李逸自然清楚這種門道,不止是在糧油行業這樣,任何一個行業,都有這種情況。
真正的五常大米一年也就能產65萬噸,但全國每年能賣掉1000萬噸的五常大米。
真正的陽澄湖大閘蟹,一年也就產個一兩千噸,但卻能銷往全國,要多少有多少。
不管是加工米,還是過水蟹,都是行業門道,消費者自己也都清楚。
李逸抓起了一把“五常”圓糯米,嗅了嗅香氣,又嚼了幾粒。
沒說什麼,他就又抓了一把旁邊袋子裡的圓糯米,嗅了嗅香氣。
“這是哪兒產的?”
他沒吃,就衝老板問了句。
“撫遠。”
老板解釋:“撫遠的米雖然沒五常米出名,但東西是真好,我自己家吃,就吃撫遠的米,質量嘎嘎的!”
李逸捏了幾顆,放進口中嚼了嚼,滿意點頭:“是不錯,到底是雞嘴叨出來的米,也給我拿五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