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到李逸拿出的翻糖時,直播間裡,卻有觀眾提出了質疑。
“這是要做翻糖蛋糕嗎?”
“不是中式麵點嗎?為什麼要做西式的翻糖?”
“這是西式麵點的範疇吧?做中式糕點不好嗎?”
“逸哥彆當寒國人啊?這要是被外網寒國人看到,又得汙蔑咱們是偷國了。”
劉藝菲注意到了直播間觀眾的彈幕,開口幫著李逸解釋:“不是的,逸哥是要做麵塑,這個翻糖其實就是糖麵,不是西式的翻糖。兩者是有區彆的。”
聽到劉藝菲的解釋,很多觀眾卻還是不明所以。
“麵塑?就是用麵做壽桃的那種?”
“既然是麵塑就用麵來做啊?為什麼要用翻糖?”
“哈哈!看到有人說逸哥,藝菲著急了。”
“材料不同,那還是一回事嗎?”
“翻糖不好吃,還不如用麵來做,不過確實可塑性比較強。”
“我家這邊過寒食的時候,就會做寒燕兒,那也是麵塑吧?”
看著直播間的彈幕,劉藝菲一眼就從彈幕裡發現了那條調侃她著急的彈幕,忍不住看了眼李逸。
見她有些不好意思,李逸掃了眼彈幕,就笑著接過了話頭,解釋:“這種翻糖的確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一個澳洲人發明的,叫糖皮,ugarpate。
後來被鷹國引進後,成為了皇室專屬,所以火了起來。
但用糖和麵做成糖麵塑形的方式,咱們在上千年前就已經在用了。
南宋的《東京夢華錄》裡就對捏麵人有記載,描述捏麵人的小販以油麵糖蜜造如笑靨兒。
而民間傳說裡,麵塑的起源甚至能追溯到三國時期,出自孔明之手。
我用的這種翻糖,其實嚴格來說,應該算是糖麵。
西式的翻糖,是用打發的蛋白和糖粉,加羥乙基纖維素,也就是泰勒粉來當增稠劑,製作出來的。
但我做的這塊翻糖,是用炒熟的澱粉當增稠劑的。
所以,你們說這塊東西,到底該算西式翻糖,還是中式糖麵呢?”
李逸說著,一邊拍了下翻糖,笑道:“咱們從來不乾那種把彆人家的文化拿來,據為己有的缺德事兒。
既然借鑒了翻糖的做法,那我就叫它翻糖好了。
不過就算是翻糖,我做的也不會比任何人差。”
觀眾聞言,紛紛發著彈幕讚歎。
“說得好!咱們不是偷國,從來不乾偷彆人家文化的事兒!”
“哈哈!逸哥好罵!”
“牛嗶!就算做翻糖,也比任何人都強!這就是我逸哥的自信!”
“那這麼看的話,這塊應該叫糖麵啊!為什麼要叫翻糖?是咱們的就是咱們的,沒必要顧忌外人怎麼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