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雖然是唱西域風格的歌出名的,但他本人其實是川省內江人。
內江恰好在蓉城和山城的中間,飲食習慣受兩地影響頗深。
當地人常吃的老火鍋,大部分都是山城人開的,味道都很正宗。
刀郎雖然已經定居西域省了,但兒時的記憶是不會消失的。
在聞到這股牛油混合豆瓣醬的熟悉香味時,他的口水就有點壓不住了。
大鍋前,李逸拿過了一個大號的鏟子,翻炒著鍋中的豆瓣醬。
隨著他的翻炒,鍋中的豆瓣醬香氣愈發濃鬱了。
“豆瓣醬要不停的翻炒,防止它糊鍋,要一直炒到它散酥,香味出足,再繼續下料。
這種豆瓣醬不是咱們平時用的郫縣紅油豆瓣,而是火鍋專用的豆瓣醬,用的是大蠶豆做的,它的醬香味更濃,出香會更足。
如果是普通的郫縣黃豆豆瓣,它的豆瓣比較小,炒起來就容易粘鍋。
火鍋專用豆瓣網上都可以買得到,比如鵑城、丹丹、恒星這幾個牌子都是比較老牌的,鵑城π要更好一些,它的醬味會稍微更濃鬱一些。”
李逸口中說著,手中不停翻炒,一直炒了十分鐘後,才又端過了一盆黑色的豆豉狀物。
“這是豆母子,是這鍋底料裡比較特殊的一味作料,山城老火鍋必須要用到這個豆母子,這裡的量是3斤。”
給鏡頭展示了下,李逸就將豆母子倒進了鍋裡。
直播間裡,很多觀眾都在發著彈幕求問。
“豆母子,是豆豉嗎?”
“不懂就問,啥是豆母子?”
“看著像豆豉啊?是不是豆豉?”
“是醬豆子吧?看顏色像。”
彈幕裡,一些山城觀眾也在發著彈幕開玩笑。
“就是舅母子,老婆的弟媳婦。”
“哈哈哈!笑死老子了!”
“你這個解釋太到位了哦!”
“屬於是老山城人了,哈哈!”
將豆母子下進了鍋裡,李逸掃了眼彈幕。
看到觀眾都在詢問,他開口解釋:“豆母子和豆豉比較像,都是用黃豆做出來的,但在用法上來說,它們並不是一回事。”
說著,他一手用鍋鏟翻炒著鍋裡的豆母子,一邊拿過了一盆豆豉子,示意攝像拍攝特寫,一邊解釋:“這是永川豆豉,它是把黃豆蒸熟以後,發酵出來的,隻發酵了一次。
它的皮麵比較油黑光亮,質地比較乾,比較硬,粒粒分明。
因為水分少,比較乾,所以這種豆豉是不能久炒的,不然很容易糊鍋。”
說著,他把豆豉放了回去,把沒用完的豆母子拿了回來,給鏡頭展示著:“這一盆是豆母子,它是用黃豆先蒸後曬,二次發酵做出來的。
它的顏色偏黃一些,質地偏軟,因為水分比較足,也會更粘稠一些。
水分更足,就能炒更久的時間,出香更足,所以山城火鍋的底料都會用豆母子來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