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李逸的話,直播間裡稍年長些的北方觀眾,都發著彈幕一起解釋著。
“真的是這樣,真正手工做的元宵煮出來湯都是白的,稠糊糊的,超市裡買的那種元宵煮出來湯都是清的。”
“我小時候就跟家裡一起做過元宵,滾元宵也是有技巧的,隻能沿著一個方向轉,不然就滾不圓。”
“現在真的很難買到以前那種手工元宵了,除非到鄉鎮上買,市裡賣的全都是速凍的那種,根本沒那味兒。”
“以前的手工元宵,煮熟以後又圓又大,吃起來酥軟,香甜可口,現在的冷凍貨,吃起來真沒那味兒。”
“我們這邊有冷凍的手工元宵賣的,但要到季節才有,平時隻有湯圓賣。”
在觀眾的解釋之下,李逸已經把麵和好了。
把麵蓋了起來,他解釋:“包湯圓的糯米麵有兩種和法,一種是半燙麵,一種是溫水和麵。
半燙麵就是先用開水燙一部分麵,剩下的麵用溫水和。
這種半燙麵可以迅速激發出麵粉裡的筋性,很容易就能和開。
但半燙麵需要揉勻,不然麵的質地不均勻,煮的時候就容易開口,露餡兒。
另外一種和法就是像我這樣用溫水和麵。
用溫水和麵比較費力氣,需要揉更長的時間,才能揉出筋性來。
但好處是揉出來的麵質地比較均勻,隻要包的時候注意好手法,就不用擔心開口,露餡兒。”
說著,他看了眼一旁的趙金麥她們。
她們麵前,已經包出了好幾板【鹹蛋黃餛飩】了。
見狀,李逸就架好鐵鍋,往鍋中添了半鍋水,開火燒了起來。
“糯米麵先讓它醒一會兒,咱們把這些餛飩煮了。”
李逸讓黃小明他們拿過了一堆小碗,擺在了案台旁,隨即向攤主解釋:“餛飩湯最好是用豬骨和鴨架來熬,這個比較費時間,咱們就暫時用清水代替一下。
它湯料的調法,和常見的餛飩做法差不多,底口給鹽,蝦皮,紫菜,香菜,蔥花這些適量就好,沒有骨頭湯,咱們就少放點味精,增加鮮味。”
李逸說著,一邊給黃小明他們演示著湯底的配料。
往碗中放了剛剛提到的配料後,李逸就端過了兩個碗,衝攤主提醒:“注意,調湯的時候,可以做兩種湯,一種是加醬油的紅湯,一種是煮餛飩的白湯。
紅湯裡要加一勺豬油,白湯裡要加一勺鴨油,這是湯底香味的關鍵。
另外,最後把餛飩撈出來放進碗裡以後,要撒一些胡椒粉,這也是提味的關鍵。
紅湯撒黑胡椒粉,白湯撒白胡椒粉,不要搞反了。”
說話間,李逸就依次配好了幾碗湯底。
見黃小明他們已經學會了,他就讓開了位置,端過了【鹹蛋黃餛飩】,回到了鍋旁,依次下進了鍋裡。
餛飩熟起來很快,皮變得透明之後,就意味著裡麵的餡兒已經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