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湯下肚後,他呼了口氣,隻感覺渾身的毛孔都舒張開來了。
鴿湯清亮,味道鹹鮮濃鬱,喝了一口後,他就馬上吸溜了第二口。
一時間,隻聽一陣“吸溜”和“哈”氣聲接連不斷,那小半碗湯也被他喝得一乾二淨了。
“呼!”
喝完了湯,黃小明舒了口氣,抬手擦了擦額頭的汗水。
此時的他額頭、頭頂,後頸,前胸和後背上都已經出了一層細汗,妝都有點花了。
見狀,化妝師趕忙上前來想要給他補妝,但卻被他擋住了。
“不用,讓我先出會兒汗。”
黃小明抽出了一張抽紙,擦著額頭和脖子上的汗珠,笑道:“就喝了幾口湯,我怎麼出了這麼多汗?”
“按照中醫理論,毛孔也是會呼吸的,主氣液交換。”
李逸笑著解釋:“這叫腠理,屬於皮腠,就是皮膚和肌肉的紋理。
腠理是衛氣的表現,衛氣有溫潤、充養腠理,控製腠理開合的作用。
正常情況下,衛氣是充斥在腠理之中的,並且可以控製和調節腠理的開合。
如果衛氣平和,則腠理致密,開合有度,能抗禦外邪的侵襲。
如果衛氣不足,則腠理疏鬆,外邪得以隨時侵入。”
黃小明聽得似懂非懂,疑惑問:“那我屬於是致密還是疏鬆?”
“當然是疏鬆了。”
李逸解釋:“大汗傷津,《靈樞·決氣》就說了,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泄。
出大汗屬於亞健康,代表體內的津液大量喪失。
明代溫補學派的創始人張景嶽就說過,汗,陽津也,汗大泄者津必脫,故曰亡陽。
亡陽就是汗出不止之症,是會引發脫水衰竭的一種病。
不過你還不至於到亡陽的地步,不過出汗太多也不是什麼好事。
《素問·舉痛論》裡提過,寒則腠理閉,炅則腠理開,榮衛通,汗大泄。
簡單說,就是毛孔閉合可以提高人體抗病能力的,防止外邪入侵。
如果長時間出汗,腠理疏鬆或腠理不固,風寒外邪就容易侵襲人體,比較容易感冒。
但一點汗都不出也不行,腠理閉鬱,則毛竅閉塞,肺氣不宣,衛氣不得外達,在表的風寒之邪不好祛除,也可能引發熱感冒,還有中暑。”
黃小明聽不太懂,但卻不明覺厲,笑著讚歎:“這也太複雜了,都不知道該出汗好還是不出汗好了。”
“不要極端就對了。”
李逸笑道:“大汗淋漓不好,一點汗都不出也不好,該出汗就出汗,但出了汗以後很快就能恢複過來,就對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