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是吧!”劉升也不確定含糊其辭道。
牧民是愚昧的,無知的,道理科學講不通,換一個他們能夠接受的說法,讓他們信服也是極為不錯的。
而劉升是一個看重結果的人,過程怎麼樣,無所謂,隻要最終的結果是好的就可以。
但這隻是劉升遇到的一個小小的部落,整個朔州還有武州不知道有多少個遊牧部落。
愚昧的認為死去的人是被神帶走的仆從。
這件事要解決刻不容緩,每分鐘可能都會有人,因為這樣的原因死去,這是劉升不願意看到的,在這個時代,沒有人口過剩的說法,隻有土地養活不了那麼多人。
更多人口意味著國力,也代表著戰爭的潛力和前景。
比如宋,死上兩百萬隻會肉疼一陣,遠不到傷筋動骨的地步,但契丹死上兩百萬,和滅國沒區彆。
重要的是劉升需要這些人,哪怕是送上戰場當炮灰,也不能讓他們這樣無聲無息的死去。
這時劉升又想起,那個家裡沒有儲藏多少柴火,卻有滿滿一屋子煤的姐弟,不知道他們是否會有這樣的煩惱,有解決冬天取暖而不二氧化碳中毒的辦法。
希望他們的族老有足夠的智慧,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
當劉升再次回到製鹽場地時,亓官翰已經帶著大量的民夫開始整理。
可以想象,要不了多久,這裡一定可以成為一個碩大的製鹽廠,源源不斷的為朔州百姓帶來乾淨衛生便宜的食鹽。
劉升找到亓官翰,身為朔州的刺史一定對民生頗有關注。
劉升問道:“朔州的百姓冬天都是用石炭取暖嗎?”
亓官翰不知道劉升為何有此發問回道:“石炭價格便宜,大多數百姓都是如此。木炭隻有一些少數的大家族核心成員能夠使用。”
“那你可知有多少人,會因為這種石炭而死去。”
聽到這亓官翰才明白怎麼回事,隨即道:“將軍且放心,那種有煙的毒炭,我朔州百姓不用,都是用來賣與宋人煉鐵。
用來取暖的煤,都是用的無煙煤。”
劉升又是滿臉問號,這和無煙煤有什麼關係?不管有沒有煙,產生的一氧化碳不會少呀!
亓官翰無奈的擺擺手道:“將軍,這是沒有辦法的事。如果不讓百姓在屋中點石炭,那麼冬天凍死的人一定會被會比中毒還死的人還要多的多。”
“那你們就不會做一個煙囪嗎?”劉升反問道。
“煙囪?”這下輪到亓官翰疑惑了。
“這和煙囪有什麼關係?”
劉升解釋道:“把那些有毒的氣體排向屋外,把暖氣留下來的煙囪。”
亓官翰不能理解劉升說的是什麼東西,腦海中根本沒有這個概念。
“算了”。劉升也看出來了,與其白費口舌,不如直接找工匠。
留下亓官翰帶著米興和王廖回到善陽縣,找到官府經營的鐵匠鋪道:“給我打一個爐子,和一個煙囪。”
負責人不解的問道:“將軍,可否有什麼要求?”
劉升隨手抓起一個木炭,在紙上畫了幾張圖紙遞給工匠道:“這個能看懂嗎?”
“能能,將軍畫的很仔細,小人能看得懂,煙囪就是鐵皮一包,這個很快,但爐子需要些時間,大概也要一個時辰。”
劉升擺擺手示意工匠快去做。
讓米興取了些煤粉,又命人取來了些黃土,加入水拌在其中,等攪拌的差不多了,劉升直接上手做了一個實心的圓柱,又用鐵棍在上麵插了幾個洞,後世鼎鼎大名的蜂窩煤,就此誕生。
一塊可以燃燒個把小時,是一種極其方便又省燃料的好東西。
煙囪很快就打好了,但鐵爐就花了些時間,劉升一直耐心的等著,不多時火爐也製作完成。
劉升直接讓眾人升起火試了試火爐和蜂窩煤。
這爐子設計十分巧妙,不僅可以用來燒水做飯,也可以用來取暖。
不用的時候直接關小閥門,以最小的火量控製著蜂窩煤燃燒的速度。
可謂是天才的想法,工匠不停的誇讚著。
“隻是這煙囪有什麼用?”工匠不解。
劉升也不想解釋什麼一氧化碳中毒,估計也是浪費口古直接道:“加上這個煙囪,晚上睡覺的時候就再也不會有人死在屋裡,而不自知。
通知下去朔州武州,所有的官營鐵匠鋪,全力打造這種煙囪和鐵爐,爭取每家都有一個。”
這時王廖出聲道:”將軍,這煙囪和爐子用鐵耗費頗多,如果是全力打造的話,怕是會影響兵器和甲胄的進度,開春農事也會受到影響。“
劉升疑惑道:”朔州不是有鐵礦嗎?煉鐵?不行嗎?“
王廖苦笑道:“將軍,契丹的煉鐵之法頗為粗糙,鐵器遠沒有宋人打造的堅硬,往日我們都是將這些鐵礦賣與宋人換回鐵錠,然後在溶解打造成其他東西。”
“得”劉升算是明白了,這契丹就是宋國的原材料生產地和商品傾銷地,難怪宋年年戰爭賠款,還過得那麼舒服,感情是轉移到其他地方了,是時候產業升級了,讓宋國感受一下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智慧碾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