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而另一邊。
駐紮在邯鄲城的公孫瓚,也終於覺察到不對勁了。
鄴城的“韓馥”一直在找各種理由拖延,但就是不肯讓出鄴城。
眼看軍糧即將耗儘,公孫瓚遣大將單經率輕騎南下鄴城。
但單經還未進入魏郡,就被一支兵馬給攔住了。
“顏良?你怎麼會在魏郡?”看著眼前橫刀立馬的驍將,單經忌憚不已。
顏良冷傲的提刀指向單經:“本將奉冀州牧之命,駐守此地,你是來求戰,還是來求和?”
“冀州牧?”單經頓覺不妙:“顏良,你什麼時候替韓馥賣命了?”
顏良冷哼:“韓馥?他配嗎?”
單經瞳孔緊縮,驚呼道:“難道伱口中的冀州牧不是韓馥?”
顏良早已得到命令,此刻也不怕被單經知道鄴城的變故,喝道:“本將隻效忠袁使君一人,韓馥匹夫,早已將冀州讓給袁使君了!”
單經大怒:“說了由公孫將軍執掌魏郡,袁本初竟敢背棄盟約?”
顏良猙獰一笑:“什麼盟約?當初讓爾等入冀州,是公孫將軍說他要南下討董,故而借道冀州。”
“卻不曾想,公孫將軍竟然想要攻打鄴城?”
“韓馥有難,袁使君豈能不救?韓馥讓出冀州牧的條件就是擊潰爾等來犯之敵,何來的背棄盟約啊?”
單經氣得嘴唇都有些抖:“無恥!袁本初出身於四世三公汝南袁氏,豈能言而無信?”
顏良冷笑:“單經!你說袁使君言而無信,好歹拿出證據來。若是沒有證據就血口噴人,丟的可是公孫將軍的臉。”
“本將也不想跟你再廢話,倘若還不返回幽州,你們回去的糧草都不夠了吧?”
單經握緊了手中長槍。
如果能打得過,單經一定會一槍挑了眼前的顏良。
“顏良,你給我等著!”單經勒馬轉身,率隊向邯鄲城而去。
顏良則是眯了眯眼睛,招呼麾下騎卒回鄴城送信。
得知袁紹當了冀州牧,還要自己退兵回幽州,公孫瓚當即就炸毛了。
“狗賊袁本初,竟敢誆我!”公孫瓚怒目圓睜。
辛辛苦苦南下一趟,結果反而中了袁紹的詭計。
來時的美夢,如今跟泡影一般被戳破,還要被袁紹給嘲諷一陣,這氣公孫瓚可忍不了!
“傳本將軍令,立即出兵鄴城。”
“袁本初小兒,本將要讓你知道,誆騙的代價!”
公孫瓚揮舞馬槊,怒氣難遏。
“將軍且慢!”田楷急忙勸道:“袁紹早得了鄴城,卻又故意以‘韓馥’之名掩人耳目,就是想消耗我軍糧草。”
“鄴城城高水深,急切間難以攻下,倘若糧草耗儘,袁紹又從其餘城池調來兵馬圍堵,我等就回不去幽州了!”
“不如忍一時之氣,回幽州點齊兵馬再來複仇!”
嚴綱也勸道:“將軍,軍糧短缺,士氣不足,不可輕動啊!”
公孫範也急忙來勸:“兄長,謹防袁紹聯合劉虞,斷我等歸路啊!”
公孫瓚咬牙切齒。
雖然恨不得立即殺向鄴城,但諸將的勸說公孫瓚也不得不聽。
糧草不足,劉虞又在後方虎視眈眈。
萬一袁紹真的跟劉虞聯合斷了歸路,他這右北平太守就回不了幽州了。
“撤——兵——!”公孫瓚牙齒仿佛都要咬碎了。
得知公孫瓚撤兵,袁紹懸著的心終於安穩了。
“公則妙計退公孫啊!”袁紹不吝誇讚。
郭圖得意不已,有些飄飄然:“區區公孫瓚,我不過略施小計,就讓他滾回幽州。”
荀諶、辛評、辛毗等潁川派,同樣高興。
畢竟郭圖越受器重,他們這些以郭圖為首的潁川派就越會受到袁紹青睞。
“小人得誌!”逢紀暗暗唾罵一聲,出列進諫道:“明公,公孫瓚因軍糧耗儘而退,來日必定會再舉大軍。”
“公孫瓚有精銳步騎兩萬,但冀州兵甲不整,明公得儘快整肅三軍,方能抵擋公孫瓚兵馬南下。”
第(1/3)頁
第(2/3)頁
“魏郡郡吏審配,為人忠烈慷慨,精通兵法,能統禦三軍,明公可辟治中從事,並總幕府之責。”
郭圖嚇了一跳。
自入鄴城後,雖然眾人都有封賞,但彆駕和治中這兩個位置一直都是空缺的。
畢竟當這彆駕和治中,得有人舉薦,不能自薦說要當就能當。
逢紀原本也是想要這兩個位置的,這後來一琢磨,若是要搶這兩個位置,許攸郭圖等人估計都會反對。
於是逢紀改變了套路,直接舉薦局外人審配來擔任治中。
不僅要擔任治中,還要出任兼總幕府之責。
古代將軍外出征戰時,設立在帳幕內的府署就稱之為幕府,幕府屬吏雖多居武職,然而軍政之事,無所不預議。
逢紀這是要借審配之手,開始爭權了。
但偏偏,逢紀的舉薦還沒人能反對。
不論是許攸還是郭圖,都不擅長統禦三軍!
荀諶、辛評、辛毗等人,同樣是長於內政。
“小人猖狂!”
許攸和郭圖暗罵一聲,但沒有出言反對。
袁紹一聽這鄴城還有精通兵法善於統禦三軍的,當即就高興了:“元圖既然識得賢才,為何不早早舉薦?”
逢紀張口就是謊言:“正南因為幼子患病,近日一直都在家中照顧幼子,我不忍叨擾,就沒有舉薦。”
“今日擔心公孫瓚再次南下,因此舉薦審正南,整肅三軍。”
袁紹撫掌大笑:“好!有審正南相助,何愁公孫瓚啊。”
郭圖和逢紀相繼獻策,許攸也按捺不住了:“兵法有雲:攻心為上,攻戰為下。攸有一策,可保冀州無恙!”
袁紹微微眯著眼睛,心中頗有些得意:看來這麾下的賢才多了,子遠獻策也變得勤快了,嗯,就保持這樣的平衡,獻策要多多益善。
“子遠有何妙計,速速道來。”袁紹大笑道。
許攸依舊是一副眼高於頂的模樣:“公孫瓚此次退兵,一者是軍糧耗儘,二者是擔心大司馬會斷其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