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兩次爭奪徐州失敗,又在淮南中了鄭平的詭計,曹操痛定思痛下,自知以前對荀彧的大局籌謀過於輕視了。
倘若早按荀彧的布局方向去努力,哪還用去考慮讓天子遷都的事。
天子在手,遷都不就是一句話的事嗎?
曹操想明白了。
郭嘉和戲誌才雖然有智術,但畢竟隻是寒門士子,又沒多少家族底蘊。
再加上作風過於浪蕩,郭嘉和戲誌才在這潁川士人中時常被詬病,壓根就不能凝聚潁川士族之力。
讓郭嘉和戲誌才去跟鄭平鬥,鄭平甚至都不屑於跟郭嘉和戲誌才在術上爭鋒,開局就是大勢碾壓。
北海鄭氏在士族中的影響力太大了!
以術破略,就如同木槍破銅盾一樣,除非雙方的智力有明顯的層次差距,否則是不可能以術破略的。
想要破鄭平之謀,曹操能寄希望的,隻能是潁川名門之後、能凝聚整個潁川士族之力的荀彧。
以大勢對大勢,才能扼製鄭平替劉備謀劃的大勢。
因此。
在荀彧提出去關中散布童謠時,曹操沒怎麼多想就答應了。
董賊焚洛,天罰長安。
潁川龍興之地,必出中興之君。
這是荀彧替曹操謀的勢,屬於戰略層麵的大勢。
如今關中大旱,士族豪強囤積居奇,穀米豆麥售價瘋長,哪怕劉協親自登台祈雨也改變不了關中亂象。
縱然張邈和陳宮多智,也無力扭轉殘局。
說到底,張邈和陳宮在關中,也隻是一群外來者,名望影響不了關中的豪強士族。
倘若張邈和陳宮在兗州,或許還能凝聚兗州的士族豪強,一起平抑物價,共渡難關。
而呂布,更不可能有辦法應對關中旱災這種突發險情。
劉協遷都,已是必然!
而曹操要做的,就是一鼓作氣將劉協遷徙至許縣,達成荀彧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核心戰略。
曹操不再遲疑,一麵遣人去長安散布童謠,一麵整肅兵馬,打通許縣至潼關的關卡驛站,用以應對突發變故。
而在青州。
荀諶喬裝易容,自涿城下渤海郡,詐稱尋親訪友,在樂安國的臨濟城尋到了荀攸。
“公達,數年不見,一切可好?”在荀攸的驚訝目光下,荀諶卸下偽裝。
荀攸吃了一驚,連忙關門將荀諶迎到了後院,行禮問道:“叔父如何知道攸在此處?”
荀諶端起桌上的白水,大口大口的飲下,隨後輕輕擦拭嘴角的水漬,笑道:“我自有打探你的辦法。”
荀攸欲言又止,眼色多了幾分複雜。
頓了頓,荀攸開口詢問道:“叔父來此尋攸,不知有何要事?”
荀諶笑問道:“公達,我聽說你領了蜀郡太守一職,為何一直留滯在青州?”
荀攸不假思索地道:“蜀中棧道被毀,難以入蜀。”
荀諶大笑:“公達何故欺我?棧道被毀,尚可走荊州水路入蜀。叔父猜你在青州,定然是有擇主之意。”
“不知這天下群雄,誰有資格入公達之眼?”
荀攸頓了頓,斟酌道:“攸才疏學淺,不識這天下英雄。”
見荀攸說話遲疑,荀諶知道眼前這個在族中才智俱佳的侄兒,定然是藏有心事跟自己有疏遠之意。
於是荀諶直言道:“公達,叔父也不瞞你。”
“這才來青州,是因為大將軍聽聞公達之才,願以尚書一職虛位以待。”
“公達徒留青州無益,不如隨叔父去涿城,以公達之才,定能助大將軍統轄百官,匡定漢室。”
荀攸沒有立即回答,而是靜靜的將壇中的酒水倒入酒樽之中。
看著清澈如泉的仙人釀,荀攸靜靜開口道:“袁大將軍麾下,賢士如牛毛,又豈會尋不到一個可以統轄百官的尚書之才?”
荀諶笑道:“大將軍麾下,雖然學者有如牛毛,但能論大勢、有統轄之能的卻少如麟角。”
“然,統轄百官者,必然是德行俱佳、又能明大勢之人。”
第(1/3)頁
第(2/3)頁
“許攸、郭圖、逢紀、審配、辛評、辛毗等眾,雖有奇才,但皆不是尚書之才。”
“許攸性貪、郭圖性嫉、逢紀性直、審配性專,辛評辛毗雖然忠厚但巧辯不足,其餘人等,難堪大用。”
“反觀公達,忠正能謀,能撫內外,如晏平仲善與人交,溫良恭儉讓以得之,論德行才智,誰又能比得上公達你呢?”
荀諶的盛讚,並未讓荀攸驚喜激動。
看著侃侃而談的荀諶,荀攸的眼神更複雜了。
“叔父之言,過譽了。”荀攸靜靜的晃著酒樽,也不暢飲,隻是在看這酒樽中晃蕩的點點漣漪:“荀氏一族的族人,大半都返回潁川了吧。”
荀諶的臉色瞬間一變,語氣也變得有些忿忿:“哼,一群貪生畏死之輩。跟著曹操能有什麼好處?”
“兄長雖然年長於我,但對於大勢的判斷卻不如我。”
“有袁大將軍在,卻偏偏要去助那個閹宦之後。”
“兄長不僅不恥與為伍,反而還將荀氏族人給召了回去。”
“若非如此,我又何至於在大將軍麵前唯唯諾諾,不敢輕易獻策。”
“公達,我知你素來跟兄長的理念不合,因此兄長選擇辭官回鄉,而你選擇了聚忠臣義士密謀誅董。”
“如今紛亂之世,選擇一個明主才有助於家族的傳承延續。”
“很顯然,大將軍才是當世最有可能掃蕩諸雄的那個人。”
“若公達前往涿郡出任尚書,以我叔侄之能,定可力壓許攸、郭圖、逢紀等人,屆時天下一統,你我皆會名留千古,再佑荀氏四百年。”
荀攸看向慷慨陳詞的荀諶,不由暗暗一歎。
雖然自幼跟荀彧的觀念不合,但荀攸是認可荀彧將荀氏族人遷徙回潁川郡故地的。
袁紹雖然當了北朝大將軍,但並非能王霸當世,讓群雄懾服。
青徐揚有劉備,兗州有臧洪,豫州有曹操,荊州有劉表,益州有劉焉,關中還有天子劉協及呂布、張邈、陳宮等文武公卿。
而在北方,袁紹還有公孫瓚和黑山賊尚未徹底誅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