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見許攸和逢紀爭執不休,袁紹頓覺一個頭兩個大。
袁紹的謀士們,心底兒都門清。
什麼時候可以構陷,什麼時候不能構陷,都有分寸。
譬如袁紹勢弱或者遇上危機的時候,是不能構陷太狠的,那隻會讓敵人得逞。
可袁紹勢強的時候,就無所顧忌了。
構陷除掉一個謀士,對袁紹而言其實沒有多大的損失。
不會因此而缺兵少將,也不會因此而缺錢少糧。
因此,逢紀才會選擇在這個時候構陷許攸。
對於逢紀而言,逢紀自覺是挺委屈的。
因為逢紀認為,這是為了讓袁紹的勢力更有凝聚力!
袁紹家大業大,多一個許攸不多,少一個許攸不少。
反而,在除掉許攸後,逢紀就能執掌大權,成為袁紹最信任的謀主。
如此一來,袁紹就不用遲疑不決了。
跟著袁紹多年,逢紀對袁紹的脾性是很了解的。
好謀而無斷,謀士越多越難成事,相反,若剩餘的謀士都是以逢紀馬首是瞻,就憑袁紹的勢力,平推天下都不是難事。
逢紀雖然自認為有良苦用心,但被構陷的許攸卻不這般認為。
憑什麼謀主就得是你逢紀啊,為何不能是我許攸?
聽你逢紀的,能贏,聽我許攸的,照樣能贏!
劍拔弩張之際,一直沉默的荀諶也開口了:“明公,可還記得諶被逢元圖構陷往事?”
一聲反問,頓時讓許攸和逢紀停止了爭吵。
不同的是,許攸麵有喜色,而逢紀卻是雙目含怒。
審配及時出聲:“荀友若,你莫非對明公罰你入獄一事,依舊耿耿於懷?這本是敵人奸計,你為何一直要讓明公記得這段往事?”
“難道你還想明公在你麵前,俯首認錯你才甘心?”
袁紹的臉,頓時黑了。
而荀諶也被審配這聲質問給問懵了。
“明公,諶並非——”
“行了,都住口吧!”
袁紹打斷了荀諶的解釋,語氣頗為不爽:“整天吵來吵去的,有這閒工夫就不能好好的想想如何擊敗劉備和曹操嗎?”
“郭公則就比你們強,公則直接跟著譚兒去打遼東了,你們就不能多多反省?”
眾人不由暗暗鄙視。
郭圖比我們強?
他要在這裡,吵得更凶!
但袁紹都這般說了,眾謀士也安靜了不少。
袁紹黑著臉,喝問道:“劉備和曹操兩路北進,魏郡和清河國都遭遇強兵,子遠友若,魏郡之兵由你二人思考對策;清河國的劉備,則由元圖審配負責。”
這一分配,四人的爭執之心頓時散去。
袁紹也聰明了一回,許攸和荀諶都被逢紀構陷過,那就一起負責魏郡的呂布,逢紀審配曆來關係友善,那就一起對付劉備。
許攸荀諶一組,逢紀審配一組,這效率瞬間提高了幾倍。
良久。
許攸荀諶先琢磨出了應對之策。
“明公,呂布此人,驍勇善戰,非文醜不能敵!”
“文醜曾在負傷之時,同時對著關羽、張飛、趙雲、孫堅,還能脫身而去,足見其驍勇。”
“可令文醜統兵五萬入鄴城,抵擋呂布。”
“與此同時,可令馬騰韓遂攻打洛陽,伺機進攻潁川。”
許攸搶了個先。
逢紀冷哼一聲,沒有打斷許攸的話。
文醜曾跟郭圖一起構陷逢紀,逢紀壓根不想用文醜。
袁紹則是疑惑:“子遠,我記得你曾說過,劉備如今聲望正盛,倘若本將遣馬騰韓遂殺了劉協奪了玉璽,那麼劉備為了匡扶漢室大業,即便心中不願,鄭顯謀等人也會擁立劉備為帝。”
許攸笑道:“明公,此一時,彼一時。之前是攸判斷,劉備曹操不會真的結盟北伐,故而不願讓劉備得了好處。”
“但如今曹操遣呂布入魏郡,其大軍必然也駐紮在兗州,以便於隨時跟進。”
“遣馬騰韓遂入洛陽,是圍魏救趙之計!”
第(1/3)頁
第(2/3)頁
“曹操若見許都有危險,就不敢輕易渡過黃河,而呂布孤軍深入,必將被文醜擊敗!”
袁紹撫掌稱讚:“子遠妙計,友若可有補充?”
荀諶搖頭:“諶亦讚同子遠之計,但此次諶需要跟文將軍同往鄴城,希望能領監軍之職。”
許攸獻策在其後,荀諶監軍在其前,兩人默契的分配了戰功。
袁紹同意了許攸和荀諶的對策,又看向逢紀和審配兩人。
逢紀道:“善謀者,需先發製人,若丟了先機,則攻其必救。劉備圖謀清河國,搶了先機,明公即便增兵也會被劉備以逸待勞。”
“以紀之見,可給顏良將軍增兵,讓其強攻南皮城。”
“劉備若不救南皮城,則可趁勢兵指樂陵,一路南下臨淄城。”
“劉備若救南皮城,則清河國之危,不戰自解!”
逢紀的思路很清晰。
自南皮到臨淄,平地較多,而顏良又多騎兵。
隻要破了南皮城,就可以快速的驅兵臨淄城,跟許攸應對魏郡呂布一樣,同樣是圍魏救趙攻其必救之計。
劉備若為了個清河國不管臨淄城,就得不償失。
審配亦道:“南皮一戰,至關重要,明公不可疏忽,增調兵馬,讓顏良將軍以十萬強兵南下,則可勢如破竹!”
袁紹兵多將廣,讓顏良統十萬強兵,不是難事。
不過許攸卻是嘲諷道:“打個劉備還需要十萬強兵,爾等也不怕吃多了噎著。”
逢紀不屑道:“許子遠,你若覺得多,不如將文醜將軍的五萬兵馬改成一萬,剩下四萬也增兵南皮城如何?”
眼見許攸逢紀又要吵起來,袁紹連忙喝斷:“子遠、元圖,不可再爭吵。就依你二人之計,以文醜為將、荀諶為監軍統兵五萬救鄴城,再調撥七萬兵馬由逢紀統率去成平,助顏良強攻南皮城。”
軍令傳到成平,顏良對逢紀的計策十分不屑。
“打個南皮城還需要增兵?”
“這是在小覷本將嗎?”
“何須十萬兵,本將麾下三萬虎狼之士,就足以拿下南皮,直下臨淄。”
“明公怎能輕信逢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