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物都經曆了從無到有的過程,人類也不例外。地球上本來沒有人類,隨著地球的演化和變遷,在恐龍滅絕五六千萬年之後,人類出現了。人類首先經曆的,是和其他動物沒什麼區彆的原始社會。任何事物都有生有滅,有始有終,人類也不例外。
對人類來說,原始社會是一個非常漫長的曆史時期。在這一社會形態的初期,無論是行為方式還是在其它方麵,人類與其他動物相比,並沒有多大的優越性。優勝劣汰,弱肉強食;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對每個物種來說都是公平的。
誕生在地球上的植物要想正常生長,需要土壤、水分、空氣和陽光。動物誕生在地球上要想辦法生存,人類來到地球上也要想辦法生活。動物也好,人類也罷,沒有一定的數量是不能維持其正常繁衍的,並且這個群體是由雄性和雌性兩部分構成的。
雄性天生好鬥,這沒什麼好奇怪的。為了得到異性的青睞,為了博得異性的歡心,鬥就鬥吧,爭就爭吧,打就打吧,反正是為了交配和繁育後代,為了所屬物種的繁榮。可人類有著不同於其它動物的思維方式,也就有著超越所有動物的欲望和野心。
動物裡麵,人們比較熟悉的是鬥蟋蟀和鬥雞。人類中的男人也好鬥,當然也有好鬥的女人。好鬥和性彆沒有必然聯係。
人類的欲望和野心,絕不僅僅是財富、地位和權勢,以及男女的交歡,而表現在所有的方麵。大型動物雖然也有領地的概念,例如老虎、獅子,但人類的這類觀念和動物相比要複雜得多。
按著曆史學家的劃分,公元1640年前的人類曆史,原則上都屬於古代社會。原始社會,是古代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代社會非常漫長,時間長達數萬年。以至於今天的人看來是那樣地遙遠。文字出現以前,古代社會沒有任何記載。儘管如此,古代社會的男男女女也在做著他們想做的事,該做的事,能做的事。
沒有文字記載的曆史是遺憾的,口口相傳也是不準確的,但並非完全不可信。有了文字,人類就可以記錄下自己的活動,自己的想法,以及自己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
沒有文字記錄的曆史,隻能靠考古研究探索。可是,人類有文字可考的曆史不過四五千年。對今天的人類來說,在此之前人類的各種活動可以說是非常地模糊,很多隻能靠史學家去推測。
任何動物,一盤散沙是不行的。猴子有猴王,老虎有虎王,獅子有獅王,蜜蜂有蜂王,螞蟻有蟻王,人類也不例外。早期人類社會的每個群體、每個部落也都有自己的首領。黃帝、炎帝在中國可以說儘人皆知,堯、舜、禹的傳說也是家喻戶曉。
三皇五帝,是中國上古時代的開端。炎帝、黃帝,堯、舜、禹是中國有文字記載之前比較有名的部落聯盟首領。
首領是有責任的。首領的責任是保護自己的臣民,好使他們有一個較為舒適的生存環境。人類隻能在陸地上生存、生活和繁衍。陸地上有很多動植物,河流、湖泊和大海裡有各種魚蝦。在可能的情況下,人類就去捕獲一些小動物或者魚類作為自己的食物,當然也要防止大型動物如虎、獅、狼等對自己的侵害。
動植物的生長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條件。一段時間內,植物的果實減少了,能捉到的動物都吃了,沒捉到的也跑到彆的地方去了。氏族、部落、部落聯盟的首領,隻好帶領自己的部眾到另外有植物生長,有動物活動的地方去安營紮寨、繁衍生息。
地球上到處有空氣,可動植物和水草不見得什麼地方都有。
事不湊巧,那個地方早就有另一個部落,他們也是相似的原因來到了這裡。可要到彆的地方去,首領和他的部眾還要長途跋涉,況且這個首領也看中了這塊風水寶地,不想走了。凡事總要有個先來後到,於是兩個部落的爭奪戰不可避免。
可以想見,人類之間最初的爭鬥、衝突,就是在相互爭奪食物資源,爭奪水草,相互爭奪居住地域,這樣在今天看來很簡單的事情開始的。利益和資源,是人類互相爭奪的標的物。
在最初的爭奪戰中,拿著石刀、石斧,一塊石頭,拿著一根樹枝或木棒上陣,也總比赤手空拳更能戰勝對手。誰不想把生的希望留給自己?於是參加戰鬥的人不顧一切,也總想把對方置於死地。失敗的部落失去了自己的地盤,勝利的部落壯大起來。
由爭奪、爭鬥到爭戰,再到戰爭,古代人類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在戰場上,士兵們是毫不留情的。手下留情的結果是自己的負傷、流血、死亡和戰爭的失敗。為了生存,雙方隻能拚命。
鑒於古代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水平低下,以及部落首領有限的欲望,卷入衝突、參加戰鬥或戰爭的人數比較少,規模也比較小,並且有些衝突是在偶然情況下發生的。
看一看漢字“戰”的結構,右邊是個“戈”字,代表武器;左邊是個“占”字。占領、占據、占有,為“占”而戰,並且要拿著武器去“戰鬥”,這是多麼形象的一個字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