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任商王帝乙是文丁之子,文丁去世後繼位。在所有商王中,大名鼎鼎的不是盤庚,也不是武丁,而是亡國之君帝辛。帝辛之所以大名鼎鼎,不是因為他是帝乙的兒子,而是因為被稱為殷紂王。就像夏桀一樣,本來叫夏履癸一樣。
帝乙繼位時,商王朝已經日薄西山、每況愈下。儘管其在位期間,采取了一些辦法和措施,包括攻打反叛的部落、方國。但因為商王朝積重難返、病入膏肓,也沒能改變商王朝的頹勢。
嚴格來說,盤庚遷都到殷後,到商朝在殷紂王手裡滅亡,一直沒有再遷都的說法,是不完全準確的。因為在眾多挽救商王朝的措施裡麵,帝乙在位最後一年,把國都從殷遷到了沫。
沫就是今河南省淇縣,後沫又稱為朝歌。朝歌與殷都相比,離當時的黃河西岸更近一些。黃河與濟水的交彙處,離朝歌也很近。帝乙遷都到朝歌,可能與從朝歌出動水陸大軍征伐有關。
帝辛應該是第三十任商王,即末代商王。那為什麼後世有些史學家認為,商朝傳了十七世、三十一個王?這或許與沒有當過商王的祖己,被追認為商王有關。祖己是武丁長子,但英年早逝。
祖己曾經勸諫父親武丁,還留下了“孔雀鳴鼎”的典故。若不是其生母早逝,已經被立為太子的祖己,順理成章會繼位為商王。但因為被武丁流放,鬱鬱寡歡,在武丁之前死於外地。
帝乙在位二十六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帝乙繼位初期,移居到江淮一帶的東夷人,不但站穩了腳跟,而且恢複了實力,有了與商朝一決高下的實力。這裡的夷人,隨時準備進攻商朝。
但繼位前幾年,帝乙並不敢攻打聚居在江淮一帶的夷人。這一時期的商王朝,與武丁時期簡直是判若兩朝,難以承受軍事行動產生的各種代價。帝乙隻能積蓄力量,以待最佳時機。
到了繼位第九年,帝乙認為準備得差不多了,就兵分兩路攻打島夷和淮夷。多年前一些東夷人,因為東夷一帶的戰亂等原因,攜家帶口遷移到了海邊,或者一些海島上繁衍生息,這些人就成為島夷。原來生活在黃淮、江淮一帶的東夷人,因為涿鹿之戰等原因,一部分遺民南遷到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區,被稱為淮夷。
就在帝乙率領大軍,準備沿濉水進入淮河,準備攻打淮河流域的淮夷時,受到了與淮夷結盟的孟方人的截擊。孟方在今河南省睢縣一帶,當時的黃河,及淮河支流濉水,河道與現代並不一致。無奈之下,帝乙隻好改變原定計劃,先攻打孟方再說。
跟隨帝乙出征的,還有一些臣服的部落、方國。在聯合夾擊之下,孟方戰敗。第二年夏天,繼續沿濉水南下征伐淮夷。途中,一個臣服於商朝的方國攸國,給了帝乙不少幫助。在攸國配合下,淮夷被商軍打敗。帝乙率領得勝之師,返回當時的國都殷。
原來,東夷人在這裡建立了一個方國,稱為人方或夷方。人方經常與商朝為敵,經常劫掠商朝商旅和百姓。武乙在位時,就曾經征伐過人方。帝乙在位時,由於商朝的衰落,更使人方以為有了攻打商朝的機會。與以前相比,騷擾商朝更加肆無忌憚。
攸國是商朝東部屬國,在國主攸侯喜的密切配合下,帝乙率領商朝大軍,從大邑商出發,與攸國軍隊兩麵夾擊人方。帝乙在攸國邊境列陣,並且向人方推進。人方大敗,其首領被俘虜。
攻打孟方和人方,帝乙率軍俘獲孟方、人方首領3人,俘虜其將士一千五百多人,戰車、盾牌、盔甲若乾。因為商軍長途跋涉南下遠征,商軍雖然取得了勝利,但各方麵的損失也不會少。
大邑商,指以國都殷為中心的王畿地區,是商朝屯軍之地。
但淮夷並沒有被完全消滅,也沒有完全臣服。淮夷一些部落經過五六年時間,又恢複了元氣,再次開始威脅商朝東南部。為了東南地區的長治久安,帝乙再次率領大軍,征伐淮夷。
兩次攻伐夷人,中間又與孟方交戰,使本來虛弱的商王朝更加孱弱。第一次攻打夷人,前後用時竟然有大半年。帝乙在位第十五年,攻打夷人也耗時半年多。這樣的攻伐戰,兩敗俱傷。
王位繼承權問題,曆來是個令上一任頭疼的問題。就拿武乙來說,他有兩個妃子,按理說不多。側妃給帝乙生了庶長子微子啟、次子微仲、三子子期三個兒子。而帝乙的正妃,給他生了一個兒子,即帝辛。雖然是少子,但卻是嫡子,是合法王位繼承人。
帝辛即殷紂王,成了商王朝的掘墓人,他親手葬送了國祚五百多年的商朝,自己也身敗名裂、身首異處。而微子啟成了西周分封的諸侯國宋國的開國之君。微仲,則繼任宋國第二任國君。
子期是商朝時郝國的開國之君,是郝姓始祖。
商朝晚期的大邑商,範圍還是非常大的。不僅包括位於中心的王畿,在王畿周圍,還有專供王室打獵的田獵區,以及宮室。
由此可見,商朝的王族成員,包括曆任商王在內,不但是經商的好手,也是遊玩、打獵的高手。可喜的是,沒有看到曆任商王嬪妃眾多、妻妾成群。或許,打獵愛好蓋過了男歡女愛。
帝乙在位的第二十六年,他把國都遷到了朝歌。後來帝辛時期的牧野之戰,就是在朝歌以南、衛河以北的曠野進行的。
帝乙連年征伐東南的夷人,給了周人難得的喘息之機。周人流域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土地、山川河流等,不遺餘力發展自己,實力不但得以恢複,並且比季曆時期更加強大。
很多人對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很熟悉,對姬昌訪賢任能也給予高度肯定。為了繼續發展壯大,將來與商朝一決雌雄,姬昌到處網羅人才。他不僅得到了薑子牙,而且還得到了散宜生、太顛、南宮適、閎夭等人,奠定了商倒周興後,治理國家的班底。
天下形勢,越來越朝著有利於姬昌的方向轉化。這是因為帝乙、帝辛不斷對夷人用兵,所需糧食、軍餉等都需要從各個屬國征繳,並且越來越多。這些部落、方國,越來越與商朝離心離德。
喜歡戰亂與衝突請大家收藏:戰亂與衝突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