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的話,已經表明了自己的立場,那就是堅定地站在朱雄英這邊。
朱標再留在這奉天殿,就顯得有些多餘了。
他憋著一肚子氣,冷哼一聲便轉身走出了奉天殿。
生氣歸生氣,事情還是得照做,他跟朱雄英不一樣!
朱雄英敢反了,他可不敢。
不敢反,那朱標就隻能照著老朱說的去做。
等到朱標走了之後,朱元璋的笑容頓時洋溢了起來。
“來,咱的好聖孫。”
朱元璋大笑道:“告訴咱,此次玻璃杯,一共賺了多少錢?”
老朱倒不是財迷,而是大明實在是太缺錢了,關鍵是這些錢都在士紳們的手裡,朱元璋拿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
朱雄英能從士紳們的口袋裡掏錢,朱元璋高興還來不及呢!
“不多不多。”
朱雄英笑著說道:“一點小錢不值一提。”
“老實說,說人話。”
朱元璋的笑臉瞬間繃住了。
“咱可是你這邊的,你竟然不對咱說實話。”
“真不多。”
朱雄英撓頭笑著說道:“總共也就,兩千四百萬萬兩。”
朱元璋一開始以為是兩千四百萬兩,心想也不多。
但是聽到萬後麵還有一個萬字的時候,朱元璋瞬間坐不住了,這可是大明十年的賦稅啊!
兩個月時間,從士紳們的口袋裡,掏出了十年的賦稅,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這錢,咱的分一點。”
朱元璋說道:“見者有份,這可是你說的”
國庫空蕩蕩,老朱心裡就不踏實,戶部那邊也催得緊,眼下春耕時間已經到了,江西一帶的農戶還要耕種呢!
“爺爺,咱可以給你兩千萬貫寶鈔。”
朱雄英淡淡地說道:“但是剩下的錢,咱得用來刺激經濟。”
“刺激經濟?”
朱元璋對這個詞很是陌生,他完全不懂這是什麼意思。
“沒錯,咱不僅僅收了士紳,還把晉商跟徽商都打掉了。”
朱雄英娓娓道來:“這徽商與晉商,空餘出來的商業機會,可以讓百姓們去做,爺爺到時候需要放寬,通商的條件。”
“而咱這兩千萬萬兩銀子,都會用來刺激經濟。”
“說白了,就是往這一條小溪裡麵持續地注水,讓這條小溪徹底流動起來,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讓大明的百姓通商,消費。”
“經濟刺激起來了,大明的百姓就會不斷地消費。”
“消費起來了,商業機會就會多了。”
“商業機會多了,大明的稅收就好起來了。”
“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兩萬萬兩數目雖然大,但是日後會為大明帶來,比肩宋朝的稅收。”
“甚至超過宋朝,也不是不可能!”
“大明的希望,在於此!”
雖然老朱聽不懂,但是老朱的心裡一直都有一個疙瘩。
宋朝憑什麼稅收這麼多?
那時候的國土麵積,還不如咱的大明,憑什麼大明的稅收,少的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