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亂象叢生,我雖為皇室旁支,卻也隻是旁支,並非隋帝一脈,所以”
楊虛彥橫掃一圈沉聲道:“我要河北,叛賊竇建德由我解決,所得土地儘數為我領地,另外遼東與膠東隔海相望,乃是封鎖高句麗的重要所在,膠東方圓八百裡,我要了!”
眾多北方豪門世家代表聞言一陣喧嘩,膠東八百裡丘陵海港且不說,河北竇建德領地可不是小事,原來的竇建德隻是小賊,前不久河北士族相應李密,暗中支持竇建德,一個不小心便讓他做大了,而今竇建德的領地可是有不少北方豪門世家的。
一個小小的竇建德雖有威脅,卻未必耍的過他們,然而遼東郡公則不同,對方的強大強勢在遼東、涿郡便能見一斑,是真的很難對付。
而且他們都注意到了,遼東管控極為嚴格,尤其是平民更是不會放過,世家門閥掌控土地隱戶乃是他們的根基所在,其中隱田比他們明麵上占有的還要多很多,若真的被徹查,損失將不是一般的大。
可人家遼東郡公說的很清楚,他的領地將由自己打下來,並不是從他們手中,而是反賊竇建德手中獲取,這讓他們怎麼說?
難道說竇建德是他們供養起來的?
若他們真敢這麼說,遼東郡公不介意將他們當成叛賊就地正法。
有些事情是不能拿出來說的,楊虛彥也沒有跟他們玩虛的,非常明白的說,因為隋帝楊廣眾叛親離被隴右門閥背棄,不得不南遷避禍,隻是大隋江山動蕩,天下即將大亂。
而隨著楊廣對大隋江山掌控力越來越小,野心家也會越來越多,戰亂已經不可避免,而每每中原戰亂漢人實力大損之際,便是外族做大入侵騷擾中原之時。
秦始皇滅六國一統天下,他在世時大秦強大不可一世,待得他去世,六國餘孽爭相造反,大漢在大秦基礎上重建,迎頭就被匈奴打得和親納貢。
大漢後期何其強盛,壓製的外族狼狽不堪,世家門閥與皇族爭權,雙方居心不良共同默契的推動張角這個傻瓜為民請命,想要打擊對方。結果河蚌相爭漁翁得利,大漢皇室被打擊得體無完膚,大漢國力衰退到了極限,司馬氏雖最終得了天下,卻被五胡入侵民不聊生。
楊虛彥說的很清楚,隋帝楊廣此人目光長遠能力卓越,有他在一日,外族不敢入侵,他的威名是打出來的,可一旦楊廣逝去,大隋不在,中原漢人的威懾將瞬間蕩然無存。
“不要說大隋名將張須陀、麥鐵杖、來護兒,他們這些名將若在,你們敢公然反叛嗎?”一趟虛彥冷笑道:“為了一己之私滅中原棟梁,使得外敵失去了敬畏之心,從而入侵中原漢人生靈塗炭,便是最終得了江山,也免不了對外稱臣當個兒皇帝。”
楊虛彥一個兒皇帝羞殺了許多人,尤其是鷹揚雙雄使者更是麵紅耳赤不敢發一聲,其他人麵麵相覷,坐在這裡的都不是傻瓜笨蛋,隻是利益太大蒙蔽了眼睛。
在他們看來,到手的才是自己的,即便是對外卑躬屈膝當個兒皇帝又如何,那也是皇帝啊,也是中原的主宰。漢高祖也曾受匈奴辱,最終三世之仇,由漢武帝報複回去,也不見有人過分貶低,更何況他們這些人。
有些事情是不可能談出結果的,楊虛彥也隻是通告一下自己接下來要做的事情,甚至非常明白的說出歡迎他們阻止的話來,讓這群人見識到了遼東郡公威武霸氣。
世家門閥中,最沒有野心的還要屬獨孤閥,他們家族嚴重的陰盛陽衰,且早早的就在楊虛彥身上下注,獨孤鳳更是暗中拜師楊虛彥,若可能他們更想讓獨孤鳳嫁入遼東郡公府,而不是僅僅做一個弟子。
不過獨孤鳳雙十之齡就有宗師實力,也讓獨孤閥不舍得將她外嫁,一時間頗為猶豫,然而獨孤鳳也因為自身實力強大,背後還有尤楚紅撐腰,對自己的婚事多了許多自主權,否則你道為何她至今未有婚約自由自在。
送走了這群心思各異的世家代表,遼東郡公府迎來了兩位特殊的客人:道門散人寧道奇,慈航靜齋聖女師妃暄。
師妃暄化身秦川,見到楊虛彥,行禮罷直接問出了自己關心的事情:“郡公眼中何為明君?”
楊虛彥深深看了她一眼,忍不住輕輕搖頭道:“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是專業的,這位師太,身為出家人,你真的要和我這位朝廷命官論君王嗎?”
師妃暄對於自己身份被識破並不驚訝,若遼東郡公連這一點都做不到,自己才真的懷疑此人身份真假了。
對於楊虛彥的反問,師妃暄非常自信的表示自年幼懂事開始,自己就在師父精心指導下學了許多知識,對於國事民生之了解比尋常豪門世家嫡子也要強出三分,便是不如楊虛彥也絕對不可能說不到一起處。
楊虛彥看著自信滿滿的師妃暄嘴角浮現一抹戲謔笑意,對於這個初出茅廬的雛鳥,他可是非常樂意血虐一番的,“古之明帝昏君很多事情已經不可考,所謂的史家文人也不可能完全無偏頗的記錄一切,破除奴隸血祭開疆拓土的千古一帝商紂王也被黑的不成樣子,不食周米的伯夷和叔齊氣節高尚,誓死也不願與非正義或非仁德的人有瓜葛足見其人格魅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