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還沒有實際上結束,洋務運動失敗的影響還沒有傳開,列強對清國的影響還停留在沿海沿江。
此時,還沒有這麼多報紙,所以通電發出後,消息並沒有瞬間擴散開來。
這對閔軍反而是利好的,因為這種爆炸性消息肯定是藏不住的,沒有紙媒,就變成了口口相傳。
閔軍反對朝廷和談、簽訂賣國條約,並且出兵反擊東瀛,整個一悲劇英雄的劇本。
這正好對上了華夏人的價值觀!
口口相傳之下,湯瀟逸在百姓嘴裡很快變成了嶽飛、戚繼光之流的人物。
不過湯瀟逸此時還並不知道這些,他也沒想到事情會向這個方向發展。
“東瀛人是想掙錢的,他們隻需要靜坐在遼東,一個月就有幾千萬兩。”
“能站著就能把錢掙了,誰願意跪著?人之常情。”
湯瀟逸把玩著手中江南廠生產的仿勃朗寧1903半自動手槍。
這是根據軍隊在實戰中麵對東瀛人喜歡近身衝鋒開發出來的手槍。
江南廠本來隻是想做個柯爾特左輪。
考慮到以後還要和沙俄乾一場,湯瀟逸乾脆花了八百點科技點,點開了1900和1903。
現在叫滬95半自動手槍。
沙俄也是喜歡近身衝鋒拚刺刀的。
東瀛的應對方式是苦練衝鋒和拚刺刀技術,湯瀟逸的應對是加強單兵近戰火力。
“大人,不管怎麼說,花的都是咱們的銀子,要不要讓王福生動一動?”
徐希顏一想著清國要搜刮民脂民膏給東瀛,心裡就難受。
那麼多錢,乾點啥不好?
“不必了。”
湯瀟逸搖搖頭。
清國朝廷的財政狀況他比戶部尚書都清楚,哪裡有錢付款?
最後還不是得借債。
“先征兵,另外立刻接手海關,向各國使館發邀請函,讓他們三天後來參加宴會。”
“讓裡昂來一趟。”
……
八月三日,兩廣綠營約三千人一路往北,想要進入漳州。
在交界處與閔軍發生衝突,被打死十幾個人後潰逃。
兩廣總督以此指責鄭景溪有不臣之心,要和他殿前奏對。
這是想利用輿論給閔軍施壓。
而此時,湯瀟逸正在和裡昂“談笑風生”。
“該死的,你們的朝廷太軟弱了,已經引起了巴黎的極大不滿。”
“他們害怕在遠東的投資打了水漂,我現在每天能接到超過二十封來自巴黎的跨洋電報。”
裡昂抱怨著清國的軟弱,這讓巴黎的老爺們覺得自己受到了欺騙。
“戰爭還沒結束,請你們稍安勿躁。”
湯瀟逸淡定的喝著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