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大英帝國願意支持我們複國?”
湯瀟逸一臉驚訝的看著竇納樂,然後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才不急不緩的說道,
“那麼,代價是什麼呢?”
竇納樂眨了眨眼,總感覺氣氛有些不對。
不過往好處想,這是一個好的談判開端。
整理了一下衣服,竇納樂看著湯瀟逸:
“未來的華夏需要成為英吉利最忠實的貿易夥伴,並向我們開放市場。”
“並且你們需要保證英吉利在長江流域的特殊地位。”
“英吉利人應該獲得在華夏各地行商、傳教、購買土地和房產的權利,並且華夏應該保護它。”
“華夏並沒有獨自經營現代海關的經驗,正如清帝國將海關運行委托給外國人一樣,未來的華夏也應該這樣做。”
這些東西都是保證英吉利商品能夠向華夏傾銷的重要條件,也是英吉利最看重的事情。
在殖民地問題上,英吉利已經陷入了戰略收縮,各殖民地能消化的商品有限。
華夏是英吉利重要的商品銷售市場,雖然比不得歐美印,但比非洲大洋洲什麼的強多了。
竇納樂說完這個,又接著談到了條約問題上:
“除此之外,如果新生的華夏想要獲得國際社會的承認,必須做出複合國際慣例的行動。”
“關於已有的條約、各國的利益,華夏不能假裝看不見。”
“如果其中某些條款華夏認為不合時宜的,大英帝國可以作為調停者,幫助華夏與簽約國談判。”
“但條約被正式廢除之前,華夏不能否定,不然包括大英帝國在內的國家不會承認新生的華夏。”
“我想您應該明白不被承認的後果。”
竇納樂其實不知道湯瀟逸明不明白,但他沒有解釋的意思。
不明白更好,這樣嚇唬嚇唬,說不定能訛詐更多利益。
歐格納和其他前輩們的經驗證明,一直以來,這一招對清國人特彆好使。
湯瀟逸聽完後有些沉默。
英吉利人的腦子是壞了嗎?不應該呀!
如果英吉利人沒有腦子,怎麼維持的一百多年霸權?怎麼攪動的各種矛盾?
“竇納樂先生,我現在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因為我覺得你在開玩笑。”
湯瀟逸輕輕敲擊著桌麵,
“如果我們意會錯的話,你們的意思是讓我們成為第二個清國,幫助你們統治這個國家。”
“是嗎?”
竇納樂一愣,但緊接著又表現出紳士(高傲)的樣子:
“先生,請不要這麼說,大英帝國隻是在幫你鞏固統治。”
“如果你得不到國際社會的認同,那麼任何國家和個人都可以對你們的運輸船、貨物進行任意處置。”
“甚至於,任何國家都能向你發起進攻,並毫無顧忌的占領土地。”
“例如這次和東瀛的戰爭,如果不是國際社會對清國的認同,給予了東瀛很大的壓力,東瀛的戰果不會僅僅局限於此。”
英吉利人的紳士風度其實就是高傲的體現,表現著自己的高高在上。
不過當前大英帝國的實力也能支撐起這種高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