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軍加快了進攻步伐,對於清國來說不是個好消息。
西路軍繼續向西控製江漢平原,以江漢平原為中心向四周輻射。
南路軍的進軍速度沒有那麼快,因為南方多山,道路難行。
不過在大漢海軍的幫助下,大漢陸軍能從各港口登陸,齊頭並進之下,速度也不算慢。
十一月中旬,大漢軍跨海進攻羊城,兩廣總督李翰章撤至南寧。
清軍實在太拉胯了,即便是守城戰,死掉幾個人後就會全線崩潰。
即便憑借桂省的地形優勢,清軍也僅僅拖了一個月,一路上大漢軍碰到的清軍都是一觸即潰。
十二月底,南寧城破,兩廣總督李翰章出逃,沿小路逃亡至貴省。
本來他想跑長沙的,但在半路上他就得到了大漢軍已經攻占湘省的消息,轉而向貴省逃跑。
往前幾天,大漢軍已經圍困住了長沙。象征性抵抗一下之後,巡撫帶著親信跑了。
自此,華東、華中、華南被湯瀟逸捏在了手中。
雖然還沒有進行改造,不能立刻發揮價值,但也讓清國失去了三大重要財稅地。
“大人,咱們必須得停一停了,至少等新兵訓練完成,或有人去接管治理。”
徐希顏憂心忡忡的看著湯瀟逸。
大漢軍已經占據了十一個省(瓊州屬於粵省管轄),打這些省傷亡和消耗都不大。
整體上清軍對大漢軍造成的傷亡,真沒有因趕路造成的非戰鬥減員多。
但將兵力分散到是一個省,還要維持魯省、華北前線、琉球嗎軍事存在,還要維持地方秩序。
他們手中的兵力是真不夠,且被分的太散了。
甚至前線出現問題,隻能選擇撤軍,而非固守。
“地方秩序需要重新組建,這需要時間去訓練隊伍,暫時沒有人能接管。”
湯瀟逸搖了搖頭。
其實最優選不是訓練一支警察隊伍去接管城市,而是讓軍隊就地轉業。
因為湯瀟逸要重構地方秩序,除了文職人員,更重要的是需要充沛的武力。
沒有改革是不流血的,利益受挫的地方豪族地主們一定會反抗。
如果沒有充沛的武力,那才是人間慘劇。
“對了,資金已經到位了,接下來將陸軍擴充到一百萬人。”
“注意軍隊的質量,即便是暫時招不滿也不要濫竽充數,還有加快軍官、士官的培養……”
隨著地盤越來越大,需要的人手也越來越多。
一百萬,百萬大軍,對於湯瀟逸來說隻是一個開始。
沒有足夠的地方控製力量,要控製這一千多萬平方公裡,超過四億五千萬人口。
還要防備北方龐大的蒸汽壓路機。
一百萬軍隊,遠遠不夠。
如果可以,湯瀟逸想把陸軍人數擴充到300至400萬,但還是那句話,人手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