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親王有些懵。
他是非軍事人員,也是傳統大清官、大貴族。
他並沒有意識到騎兵全軍覆沒有多重要。
因為騎兵的價值早在八裡橋之戰就被這些天天高喊著騎射無雙的滿蒙貴族淘汰了。
他隻需要找到戰鬥失敗的背鍋人,以及能從中撈到的好處,就是一個合格的貴族、清官了。
“是由我發起的緊急軍事會議,要求全軍將領參加,親王殿下,我們的側翼已經完全暴露在了敵人的刺刀下麵,情況非常危急。”
作為自大且腐敗的沙俄貴族軍官,亞曆山大也被醇親王的軍事常識震驚到了。
側翼被敵人突破了,作為主官還能淡定的坐在這兒?
他在會議室等了半小時,因為他以為醇親王會來找他,結果沒有……
“我們需要立刻討論由哪支軍隊接手側翼的防禦,以及重新評估敵人的情況,更改作戰計劃。”
“雖然這次會議並不需要您提出任何具有建設意義的意見。”
“但很遺憾,您才是軍隊最高將領,沒有您的確認,我們的命令不能發到每一支軍隊手中。”
亞曆山大隻是震驚,但自大的毛病一點沒變,對醇親王說的話中充滿了嘲諷。
並且,他還進一步加強了對清軍的滲透,自作主張的以醇親王的名義召集將領,召開軍事會議。
甚至,醇親王是最後一個知道這件事的。
“亞曆山大將軍,騎兵折損了我也很難過,但也不過是一些騎兵,不至於到要修改作戰計劃的地步吧?”
“而且我從未要求召開軍事會議,我還有事,需要和朝廷緊急磋商對敗軍之將的追責問題,先就這樣吧。”
“將軍你也說了,現在情況危急,趕緊讓將領們都回去鎮住場子,以防生變。”
“至於計劃,原先的計劃就很好,損失的不過是區區騎兵罷了,西路步兵已經抵達渡口,隻要他們發起進攻,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醇親王不懂軍事,但懂權力鬥爭。
亞曆山大這不是在架空他嘛!
那他怎麼可能就犯?
亞曆山大張了張嘴,突然有些不知道說什麼好。
良久之後,他轉身出門,看著南方,對下屬說道:
“我好像明白了清國為什麼會在戰爭末期爆發內戰,南方軍為什麼會反了。”
“我以為我作為一個將軍已經夠不稱職了,但沒想到比起清國的將領,我還能算一個專家……”
能身居高位的都不是笨蛋,亞曆山大難道不知道自己的軍事水準不足以擔任中將嗎?
不可能的!
他都已經擔任過中將司令官了,怎麼可能不知道其中的難度。
但是他總不可能把官位往外推吧?
屁股決定腦袋,說來說去都是利益。
就像東瀛人真的不知道自己在乾什麼嗎?他們知道,他們一清二楚,且絕對支持。
不然,怎麼可能爆兵1000萬呢?要知道他們總人口才7100萬,相當於7個人中就有一個人當兵。
再往細分,7100萬中有1\3適齡男性青年,那也才2400人,從中直接分掉1000萬去當兵。
這種情況說不知道?騙鬼呢?
咬死不知道,隻不過是為了能理直氣壯的假裝受害者,和想擺脫條約限製罷了。
…………
“太後,醇親王今天發了封電報回來……”
李蓮英小心翼翼的挪到床邊。
太後正在喝茶,眼皮子挑了挑:
“說吧,什麼事兒?銀子沒那麼快花光吧?”
太後以為是來要錢的,現在到處都缺錢,主要財源變成了從沙俄帝國借。
德意誌也給一點,但隻有一點點。
而借錢這個事兒,是洋務派來的,洋務派是後黨。
所以說來說去,錢捏在太後手裡。
“回太後的話,不是……是戰報,榮祿大人兵敗,全軍覆沒後不知所蹤,王爺請朝廷緝拿其家屬……”
李蓮英正說著,太後已經迫不及待的走了過來,從他手裡拿過電報。
“不足二千,不足二千?一萬多人呀!就回來了這些?!榮祿該死!”
太後激動的捏著電報。
李蓮英沉默不語。
一萬多人,是這次滿蒙八旗中滿人騎兵的數量。
剩下的是蒙古人,和少數漢軍旗。
在朝廷心中,不管這個帝國再龐大,人口再多,其根基都是滿人。
本來數量就不多,算上老弱病殘也隻有幾百萬,這一次就消失無蹤了萬餘青壯。
那真是元氣大傷,動了根基。
“讓刑部會同九門提督即刻緝拿榮祿一家,打入天牢。”
“讓各城門都注意著點,榮祿一回來,就帶他來見我!”
和醇親王一樣,太後也不信榮祿就這麼死了。
畢竟這才第一仗,一軍主帥哪兒有這麼容易死呀!
而且前線戰局,也是榮祿專門給太後上書,講解情況,並放出豪言壯語。
這樣的人,怎麼會這麼悄無聲息的死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