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督到!”
刷!
總參謀部中,正在工作的參謀們都立刻立正敬禮。
“總參謀長在哪裡?”
湯瀟逸簡單回了個禮,向最近的人問道。
禮畢後參謀們又開始了緊張的工作。
總參謀部是軍隊的大腦,軍隊的指揮機構,隨時隨地都很繁忙,更彆提戰時了。
“大都督。”
徐希顏聽到聲音後從作戰室走了出來。
“進去說。”
人多口雜,湯瀟逸不想傳播恐懼。
哪怕他自己不恐懼,耐不住其他人呀。
“情況發生了變化,東瀛人得到了阿美麗卡的支持。”
進入作戰室,湯瀟逸徑直走向兵力部署圖。
大漢軍兵力分布在上麵看的一清二楚。
“東瀛人……大都督,定遠和鎮遠要什麼時候才能改裝完成?”
徐希顏都沒看遼東,而是看向了琉球。
作為海軍出身的陸軍軍官,他的戰略意識相當全麵。
遼東那邊出問題的幾率很小,大不了就全麵收縮防禦,在艦炮射程內拖著。
隻要威海衛不失,大漢軍掌控渤海絕對製海權,那就沒問題,頂多日子苦一點。
但琉球若是有失,東瀛便能以此為跳板,進攻東南任意一地。
那大漢軍就陷入戰略被動了,將不得不分出大量兵力大量資源去保衛沿海城市。
這對正在多線作戰的大漢軍來說是致命的。
“動力係統優化已經完成,定遠正在敷設新裝甲,鎮遠已經進入炮塔改造階段。”
“即便是日夜開工,要等二艦完成改造,最少也還要兩三個月。”
“不過暫時不用擔心琉球,現有戰艦也能保證海上決戰的勝利。”
湯瀟逸並不擔心琉球,雖然沒了定鎮,少了兩艘抗線的主力艦。
但福字一艘鐵甲艦兩艘裝甲巡洋艦,其中一艘大型裝甲巡洋艦,配合北洋剩餘巡洋艦,贏是沒問題的。
就是損失會大一些。
唯一的問題是,怎麼保證雙方開展決戰。
福寧服役後,湯瀟逸不止一次試圖找東瀛乾一場了,特彆在定鎮改裝之前。
可惜,東瀛人隻知道裝孫子,縮著不動。
“這樣的話,我提議調平遠去渤海,平遠炮少航速慢,已經跟不上海戰了。”
“但平遠裝備的35倍徑260毫米克虜伯艦炮,射程達到米,可確保遼東萬無一失。”
既然湯瀟逸都說海上沒壓力了,徐希顏乾脆就得寸進尺。
渤海隻有兩艘巡洋艦在,也就是超揚二艦,其254毫米主炮口徑雖然大,但已經很老了。
這種阿姆斯特朗10英寸艦炮設計的最大射程隻有8000米,在海裡對岸攻擊,這個射程還得減。
最重要的還是木殼的底子,萬一被東瀛的火炮集火,是有可能出問題的。
平遠就沒有這個壓力。
“沒有必要,將第一重炮旅派去,東瀛的牌就這麼多,也沒必要摳摳搜搜的,先打它再說!”
派平遠去也是為了防守,但湯瀟逸直接選擇轉守為攻。
清軍高低名義上有百萬大軍,現在才掏了三四十萬出來,還有幾十萬人壓在手裡,東瀛呢?
東瀛第二第三軍名義上補充了不少人,但也就十五萬人左右,全在明麵上。
經過幾個月的偵查,大漢軍甚至知道東瀛大隊一級的軍隊大概在哪些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