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曹長!這是我們剛剛釣到的魚!足足有兩個巴掌長,足夠喝一頓美美的魚湯了。”
小澤潤二一手拿著木棍做的魚竿,一手提溜著一條細細的梭魚。
“喲西!多虧了你小澤君,不然我們還在和近藤中隊的傻子一樣啃地瓜,等下左側魚腹肉是你的。”
軍曹滿意的看著梭魚。
小澤潤二笑了笑,將魚遞給廚師。
說是廚師,其實就是他們分隊的一個二等兵,而且廚藝也就那樣,隻是在一家小餐館當過一年雜工。
雖然是雜工,但是和這些純農民出身的士兵比起來,做的飯也好吃多了。
點燃柴火,柴是旅順平民的房門或者房梁,坐上一口大鍋。
殺了魚,用搜刮來的酒去腥,然後下鍋煮。
一斤左右的魚,要用來煮一大鍋魚湯。
廚師又從一個布袋子裡抓了一把米,又找出十幾根紅薯,扔進去一起煮。
“喲西,今天又有魚吃,喂三夫,不能多抓一把米嗎?我們天天都吃的紅薯,根本吃不到米呀。”
“實在抱歉,但是已經沒有多少米了,一次一把,也頂多還能吃兩天,而下一次補給不知道什麼時候才到。”
“八嘎!上麵到底在乾什麼?!讓我們打仗,卻連飯都不給我們吃飽嗎?不能去問問嗎?”
“十分抱歉……”
這是近期駐守旅順的東瀛士兵的日常。
按理說,旅順作為一靠近戰場的個大港口,應該成為物資集散中心才是。
但這裡距離威海衛太近,距離東瀛太遠,東瀛海軍並不願意冒著巨大風險和高額成本來給陸軍的補給護航。
一方麵,東瀛海軍害怕整合後擁有三艘巨艦的大漢軍海軍,認為海上主力遭遇,絕對會失敗。
另一方麵,大漢軍海軍還是閔軍時,就習慣了偷家戰術,每次都是東瀛聯合艦隊不在的時候趁虛而入,打完就跑。
明治和他兒子就是這麼填滿一間屋子的。
聯合艦隊害怕再讓大漢軍海軍鑽空子,不願意讓主力離開東瀛太遠。
所以,東瀛人並沒有將旅順口很好的運用起來,隻是時不時有外國船隻帶著物資過來。
旅順口不僅沒有發揮出作用,反而成了東瀛的拖累,因為還要派兵駐守。
而東瀛內亂後,第二軍、第一軍立刻意識到大事不妙,開始搜刮物資。
旅順口作為一個重要港口,自然也逃脫不了搜刮。
半個月來,不僅糧食彈藥和武器搜刮走了,甚至燃煤也拉走了。
留守的一個聯隊東瀛士兵還需要釣魚和去城裡拆木頭才能吃飽。
“有船來了,是補給嗎?好大的補給船隊,應該有二十條船吧?”
做飯的間隙,廚師看到了遠處的船隊。
突然,船隊中某一艘船發出閃光。
“那是什麼?”
廚師揉了揉眼睛,以為自己看錯了。
但揉完了後,發現閃光更密集了。
嘟!!!
淒厲急促的哨子響了起來。
“敵襲!!!”
“準備戰鬥!”
“躲避炮擊!躲避炮擊!”
“是清國人的艦隊嗎?”
“蠢貨!清國人的艦隊已經覆滅了,是清國南方叛軍的艦隊!”
!
!
!
爆炸在各種地方出現,特彆是海岸各個炮台及周圍,得到了重點關注。
大漢軍海軍幾乎吸收了全部北洋海軍殘部,而旅順口是北洋艦隊的老巢。
沒有人比他們更熟悉旅順口的炮台布置。
不過即便如此,用戰艦和炮台對轟,也是不明智的選項。
哪怕東瀛並沒有運送太多大炮前來防禦,而且這些大炮還被抽走了一部分。
北洋在撤退前炸毀了多處炮台,毀壞了大量火炮,還燒毀了帶不走的物資。
但東瀛還是修好了一部分,也拉來了一些岸防炮用作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