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位於南陽以南,自古以來是中原西南門戶。
三國演義中,劉備投奔劉表時,就曾屯兵新野。諸葛亮還來了一次火燒新野,大敗曹仁。
不過火燒新野是三國演義,正史中沒有記載。
倒是有火燒博望坡,不過放火的是劉備。
總之,這裡也算四戰之地了,反正和中原挨邊的都是四戰之地。
誰叫老祖宗喜歡逐鹿中原呢?
哦,不止老祖宗,現代人也想,隻是沒那條件。
“敵軍前鋒距此已經不足二十公裡,前出的偵察兵距離我們也不過十公裡。”
“敵軍開始安營紮寨,今天又是白忙活的一天。”
參謀長連續接了兩個電話,放下電話後,說話都有些無力。
劉慶森深深的歎了口氣,走到沙盤旁邊:
“清軍前鋒距離新野還有十公裡,探子應該已經進入新野了吧?”
參謀長點了點頭:
“看見一小隊馬隊,約莫二十匹馬進了新野。”
劉慶森揉了揉眉心:
“明天他們總應該走快些了吧?”
“一共就五十五公裡,走了七天了,還剩十公裡,就這還是先鋒。”
“清軍大隊呢?”
參謀長看了看情報,又看了看沙盤,扯出代表清軍大隊人馬的旗子,用尺子量了一下,往前挪了五厘米:
“今天他們走的還挺快,走了五公裡左右。”
這是1的比例製作的沙盤,對於一場戰役來說精度不算高,但也不低了。
大漢軍有兩個師四個旅,及一支直屬炮兵部隊,一個重炮團,裝備了36門克虜伯1886式120毫米重型榴彈炮。
總兵力六萬出頭。
劉慶森還有兩個旅的預備隊,放在襄陽留守,另外在宜昌還有兩個師。
這些算上,就十萬人出頭了。
而當麵的清軍所屬雜亂,根據劉慶森買到的情報,總人數應該在二十七八萬人左右。
其中大部分是陝軍,部分是晉軍,還夾雜了約一萬人的八旗——漢滿蒙八旗都有。
總之就是很雜亂。
雙方近四十萬人參加這次戰役。
劉慶森信心滿滿,畢竟以少打多他是行家。
當初幾千人頂著東瀛聯合艦隊,還孤懸海外,都乾掉了東瀛第六師團。
現在有十萬人,手中的火力更甚,而敵人數量雖然不少,但比第六師團更弱。
但,清軍出戰和他想象的不太一樣。
清軍前鋒所部兩萬餘人,經過大漢軍探查,是各種奇奇怪怪的客軍組成的,例如川軍、甘軍等。
他們從出了南陽到今天,已經七天了,隻前進了45公裡,平均每天能行進六公裡出頭。
後麵的主力十幾萬陝軍每天更是隻移動四公裡左右。
這是平原!不是在山上!
劉慶森當初在閔地大山裡扛著機槍都比他們跑得快!
這像是來打仗的嗎?
他不止一次想過主動出擊,但想到各部已經按計劃運動到位,此刻更改計劃,可能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就作罷了。
大戰在即,最忌諱的就是命令混亂。
反正又不是贏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