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分配一億兩給內政,儘快建立完善的基礎義務教育,並建立基層治理、修建基礎道路等。”
鐵路、教育等等,都是巨大消耗,實際上這些都還不夠,而且是遠遠不夠。
但沒辦法,錢就這麼多,這都已經去了一半了。
剩下的還需要搞軍事和工業生產,不然這筆錢怎麼吃進去的,以後就會怎麼吐出來,說不定還要加倍吐出來。
“一億兩用於工業建設,氮肥廠合成氨)、三酸兩堿的基礎工業、石油化工、煤化工……能省則省吧。”
“五千萬兩撥給海軍做特彆經費,用於組建一支大艦隊。”
“下一次戰爭,發生在海上。”
湯瀟逸現在有些拿不準東瀛會不會開戰了。
他原本的設想是龍威級1897年服役,東瀛的富士級也是1897年回來。
如果龍威服役的更快,就在中途乾掉富士八島。
如果龍威更慢,就先慫一下,等服役後,再找機會乾掉東瀛海軍。
不過現在東瀛買了四艘戰列艦,而且英吉利的投入太重了,沙俄帝國參與的也太深了。
“到時候再看怎麼打吧,不過重點是在海上,陸地上已經沒威脅了。”
湯瀟逸輕歎一聲,沙俄鐵路未開通前,能在遠東維持的力量極為有限,
“我計劃新建兩艘戰列艦,裝備305毫米主炮,203毫米二級主炮。”
徐希顏看了湯瀟逸一眼:
“大都督,我知道二級主炮,254毫米速射炮的進度喜人,要不要裝備254毫米二級主炮?”
“另外,為龍威號開發的283毫米主炮的進度緩慢,膛壓、炮管壽命、炮口初速、射程均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
“是否對龍威的主炮做其他考慮?例如法蘭西的274毫米45倍徑艦炮,威力並不弱。”
不怪徐希顏這麼說,畢竟搞技術特彆是這種涉及到基礎材料和加工能力的東西,向來都是慢慢來,一步步提升的。
江南廠的速度已經很快了,甚至趕在了英吉利前麵,203毫米速射炮已經工業化生產,254毫米速射炮也即將投產。
當然了,203毫米速射炮是湯瀟逸點出來的,256毫米速射炮是在203毫米速射炮的基礎上開發出來的。
但那也是華夏的技術人員自己搞出來的,對於培養技術員來說,這是一個相當有意義的成就。
得虧當初是搞254而不是283,不然現在頂多搞了一半,再從係統點,那可能是白費功夫。
“那就用254毫米二級主炮,裝甲厚度180至220毫米,航速需要達到20節,續航裡程不低於8000海裡。”
“預算為600萬兩每艘,標準排水量噸左右,是最合適不過的。”
“用一千萬兩,擴建船廠,再開挖四個大型船塢,並且給各船廠搭配上大型船台,節省船塢的使用時間。”
“剩下的錢,在建四艘福寧改進級,以及輕巡洋艦、驅逐艦,及其他輔助艦艇。”
湯瀟逸說完,徐希顏也記錄的差不多了。
雖然他是陸軍總參謀長,但有些時候還是兼任海軍的事情,因為湯瀟逸沒有合用的人。
這個東西也不是徐希顏決定,而是交給海軍,海軍自然會派人前來彙報。
“大都督,還有一個億呢?”
劉一鳴聽完後,盯上了最後一個億,是戰爭經費?
“這一個億先留著,看看英吉利要不要合作建設蘭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