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艘戰列艦自東向西緩慢航行。
十二門主炮一字排開,上仰22°,最大射程能達到18公裡。
足夠在安全的地方直接炮擊巴達維亞城內。
當然,這個距離上打出去的炮彈也沒什麼準頭可言就是了。
用來打海上戰鬥,那是絕對沒用的,不僅是火炮精準度不夠,瞄具也不支持。
但用來打不會動的城市,那還是手拿把掐。
更彆提他們將距離拉近到了萬米以內。
這個距離上,岸防炮的威脅很低,他們進可攻,退可守。
李和就這麼靜靜的等待著,等待荷蘭人的反應。
這一等,就是一個多小時……
…………
有線電報,被譽為革命性的技術。
也確實如此。
隨著海底電纜聯通的七大洲,曾經需要數月才能傳遞的消息現在隻需要幾分鐘就能傳達到位。
對於商業來說,這是革命性的變化。
對於戰爭同理。
龍威龍武突然出現在岸邊,讓巴達維亞總督嚇了一大跳。
他緊急輕點了一下自己手中的戰艦。
發現除開老舊的破木船木質船身或鐵木混合船身)之外,手裡能用的戰艦加起來還沒有人家一艘戰列艦重。
巴達維亞總督無奈之下,開始緊急求助。
那問題來了,敵人的戰艦到家門口了,該求助誰?
按照流程,巴達維亞總督應該向荷蘭王國政府發求助電報。
電報會在新家坡加)、加爾各答、蘇伊士或者法蘭西中轉。
中轉需要一點時間,所以理論上立刻就能抵達的訊息,往往需要數十分鐘乃至數個小時的緩衝。
具體需要多久,主要看電報線路的忙碌程度。
而且這隻是單程,荷蘭王國收到電報後,肯定還要討論,然後經過同樣的步驟回電。
總督覺得,等阿姆斯特丹作出決定了,巴達維亞也應該已經改名姓湯了。
所以他直接把求助電報發給了德克,讓德克從中周旋。
為他布置防禦轉移財產)爭取時間。
金陵,皇宮。
“陛下,英吉利帝國大使和荷蘭王國大使在皇宮門口站著,說要見陛下。”
秘書皺著眉頭,一臉的不高興。
由於沒有預約,他們自然是不可能直接見到湯瀟逸的。
秘書讓他們等,說湯瀟逸下午五點有二十分鐘能見他們,就這還是看在大英帝國的份上擠出來的時間。
結果他們不識好歹,在皇宮門口吵了起來。
要是彆人,趕走就是了。
但是這是兩位大使,英吉利大使也在其中。
就這麼趕人影響不好。
秘書才不得不捏著鼻子來詢問湯瀟逸的意見。
湯瀟逸正在查看工業建設進度的文件。
華夏要提前進入擴張期,他需要時刻把控工業的發展方向。
一些不那麼緊急的工業門類,可以稍微延後建設。
例如紡織業,能滿足軍隊穿衣需求、醫療用具需求,就能暫時減少投資了,剩下的交給民間來慢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