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瀟逸帶著歉意,是忽悠裡昂產生的歉意,
“現在,我們要把精力,放在,軍事上麵。”
裡昂十分理解的點點頭,然後露出一個不解的表情:
“您剛剛的口音?”
要不是裡昂已經在華夏待了好幾年,他還不一定能聽懂這奇怪的口音。
湯瀟逸輕輕咳嗽了一下:
“被人帶偏了,總之,我們目前需要先解決東瀛這個麻煩。”
“對你們的支持力度,可能會有所下降。”
嘴炮還是要打的,不打嘴炮彆人以為你改變態度了呢。
站位很重要。
但更實際的支持,就隻能對不起了。
反正法蘭西也打不過,最終是會退步的。
…………
“截止26日,已經有六個連進入了東瀛實際控製區作戰,拔出多個據點。”
“遊擊隊方麵,半島南部我們控製了約一百支規模不等的遊擊隊,總人數一萬五千餘人。”
“另外還有超過五百支與我們保持一定聯係的當地遊擊隊,他們的數量難以確定。”
“我們向他們提供過總計超過支步槍,由此判斷他們的數量應該超過人。”
“還有大量的土匪、山賊甚至地痞流氓投入到了戰鬥中。”
“過去一周內,半島南部至少爆發了1000次十人以上規模的戰鬥。”
“雙方各有勝負,整體來看,東瀛占據優勢,但限於兵力不足,隻能持續收縮。”
因為東瀛需要殖民地輸血,所以對半島南部的統治顯得比較擬人。
而非曆史上的,稍微還緩和一些。
所以,戰鬥打響後,土匪、山賊、地痞無賴都加入了戰鬥。
他們也許不一定是想趕走東瀛人,也許隻是想趁機發財。
半島南部縣財富都在東瀛人手裡,現在東瀛兵力緊缺,是個發財的好機會。
還有自覺反抗的平民,不管是想趕走侵略者還是想渾水摸魚,總之,也加入了戰鬥。
他們的戰鬥,往往規模不大,畢竟除了華夏直接控製甚至派出的遊擊隊,其餘隊伍鮮有重武器。
打大規模戰鬥,沒有重武器是不行的。
所以,戰鬥的規模不大。
但是,次數多呀!
華夏派出去的山地部隊,一個連,打掉一個據點,其實也就乾掉了十幾個到六十幾個人不等。
駐守據點而已,非重要位置,放一個小隊都嫌多。
當地遊擊隊,也許一次就乾掉兩三個,甚至隻是打傷兩三個。
但成百上千次襲擊下來,累計起來的數目還是不小。
徐希顏說完後,李和補充道:
“東瀛第一批增援已經抵達,為了放長線釣大魚,我們並沒有橫加阻攔。”
“東瀛第四師團已經裝船,即將啟航,我們的海軍已經做好了突襲的準備。”
湯瀟逸眉頭一皺:
“第四師團?”
徐希顏點點頭:
“戰爭過後,東瀛重建了1至8八個常備師團,不過平時都隻有八九千人在編。”
“第四師團是事件發生後,第一個完成兵員補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