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同意。”
國務卿對西奧多的靈機一動都不知道怎麼形容了,
“海軍主力集結是沒錯,但是卻是在東海岸,想進攻檀香山,需要先跨越上萬海裡航行到西海岸。”
“沒有艦隊能經過如此航行後直接投入戰鬥,加上船隻保養維護的時間,這次戰鬥並沒有突然性。”
“而且將艦隊主力調往西海岸,東海岸的防禦僅僅依靠英吉利的承諾,我認為太不現實了!”
和西班牙的戰爭還沒有結束呢,西奧多就想將艦隊主力調到西海岸去。
要知道,西班牙可是華夏帝國的盟友!
要是艦隊調過去了,西班牙突然給阿美利卡來一下狠的……
紐約、華盛頓……阿美利卡的精華可都在大西洋方向,甚至是沿岸!
那個後果,國務卿不敢想。
如果是那樣,就算在太平洋贏了又怎麼樣?
“是的,國務卿先生說的很對,我們不能讓東海岸大西洋方向)出於無防護狀態。”
“而且艦隊調往西海岸太平洋方向),加上休整,沒有幾個月是不具備戰鬥力的。”
西奧多認可的點了點頭,
“所以,戰爭不會是在現在展開。”
“華夏帝國、大英帝國,都出現了一種叫驅逐艦的東西,本意是用於驅逐魚雷艇,保護艦隊的安全。”
“所以他們具備較小口徑的火炮、較小的噸位、以及較快的航速。”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注意到,在太平洋的另一頭,濟州島北部,華夏帝國用驅逐艦完成了一次完美的襲擊。”
“噸位較魚雷艇更大的驅逐艦,麵對小口徑速射炮時更加遊刃有餘,而更快的航速,能更靈活的發起雷擊。”
“我們完全可以製造一些驅逐艦,搭配魚雷艇,短暫防禦東海岸,我覺得完全可行。”
“實在不行,也能守住港口。”
“最重要的是,驅逐艦的製造工期並不長,一二百噸的應急艦艇,用不了幾個月就能服役。”
“至於設計,可以先將魚雷艇簡單修改放大,雖然性能上會有差異,但近岸防禦夠用就行。”
“事後,也能用於檀香山的防禦。”
西奧多和當初的湯瀟逸想法是一樣的,不過他想的是先弄一批大號魚雷艇出來應急。
沒辦法,阿美利卡海軍是落後於時代的,不夠時髦。
對於驅逐艦這種東西,自然是沒有太大研究的,畢竟這種船出現才不過一兩年,近期才表現了一點價值。
現研究定位、論證側重、畫圖紙、投標、實驗,一步一步來,時間肯定是不夠的。
隻能先魚雷艇改改放大用著。
能用就行!
甚至,不能用,有個名頭也行。
反正華夏帝國在濟州島的驅逐艦雷擊已經傳出來了。
阿美利卡拿出來,多少有點威懾作用。
“不行,這太冒險了,你怎麼保證能取得戰爭的勝利?萬一再失敗……”
國務卿不想承擔這個風險。
就這樣放著,他還能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攢點錢,交換一下利益,說不定還能回到地方擔任州長什麼的。
而再來一場,贏了他也沒啥好處,好處是總統和提出者、海軍部實際操縱者西奧多的。
而輸了,他可就虧大了。
“華夏帝國僅剩下兩艘戰列艦,而且是西班牙人都不要的六主炮奇特型號,一艘大型裝甲巡洋艦,一共三艘大型戰艦。”
“而阿美利卡,光戰列艦就有足足四艘,加上大型裝甲巡洋艦。”
“不論怎麼講,大型主力艦數量對比是2比1優勢在我!”
“還沒計算即將服役的奇爾沙治級兩艘戰列艦,伊利諾斯級伊利諾斯號的進度也十分喜人。”
“到明年,趕工的話,也許數量會更加令人安心。”
西奧多的話打動了麥金萊。
阿美利卡本就不願意停戰,不願意停戰的原因就是阿美利卡的海軍力量正在快速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