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們需要禁止向東南亞運輸武器,往來英吉利殖民地的各船隻,都在禁運範圍內。”
這就是索爾茲伯裡找大家來的原因。
第一是英吉利自己都不確定自己做沒做這件事兒,但肯定做過這種事兒,而且不止一次。
索爾茲伯裡在接到消息後,第一時間也是懷疑的英吉利。
第二就是布置工作,組織禁運。
不論從那個方向走,在當前,想前往東南亞,基本都要路過英國殖民地。
他們想禁止一個東西,還是挺簡單的,主要難處在首相、內閣、議會會不會同意。
“首相,我幾乎能確定,這件事中肯定有阿美利卡的影子。”
“還有德意誌帝國,我們發現德意誌帝國往幾內亞島運送了武器,陸軍武器……”
…………
一切的進展比湯瀟逸想的還要順利。
索爾茲伯裡在開完會後,直接就同意了合資成立能源公司的要求。
英吉利以30年開采權為本金,投入到新公司中,占比40。
華夏帝國則是出資300萬英鎊,用於石油開采、碼頭設施建設、原油的儲存與運輸等工作。
占比60。
之所以這麼順利,還得謝謝英吉利保守派。
隨著汽車、柴油機的逐步應用,不少人都已經看出來了石油的價值。
但保守派依舊堅守著煤炭,理由是安全和穩定,無懈可擊。
實際上是保守派和煤礦等產業有著良好的關係。
所以,他們自然不重視石油,隻有少數高層轉變的速度才夠快。
加上海灣地區的石油沒個影兒,其他人就更不重視了。
所以,英吉利隻是本著插一腳的想法,入股新公司。
“新公司就叫海灣石油公司吧,簡單直白。”
湯瀟逸看了一眼文件,隨手扔到一旁,仿佛不是很在意,
“我看了,英吉利出資算200萬英鎊很合適,畢竟並沒有囊括整個海灣。”
“英吉利真的不派一些人過來嗎?僅靠我們,人手可能不太足夠。”
湯瀟逸都快跳起來了,英吉利人竟然決定隻掛名分紅,不參與經營,頂多派幾個會計過去。
湯瀟逸已經想好了,公司成立後,短時間內肯定無法盈利,甚至滿足不了自身需求。
這是很常見的情況,在這種時候,一般公司就會以固定資產換取一些費用,繼續經營自己的公司。
而湯瀟逸這次,完全可以慢慢的將購買的土地轉移給華夏。
比如抵押貸款,用於公司日常經營嘛。
之後還不上錢……
“您說了算,陛下。”
竇納樂知道石油可能是未來能源,但也並不認為石油就能取代燃煤。
畢竟汽油機和柴油機他也見過,工作原理和蒸汽機、蒸汽輪機截然不同。
而用來燒鍋爐,石油也並不好用。
當然,最重要的是,海灣地區並還沒有出現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