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人在做什麼?”
馬卡洛夫疑惑的看著轉向離開的驅逐艦。
尤金沉默了一下,最終憋出一句,
“他們轉向了,也許是因為恐懼?看到密集的速射炮,他們怕了。”
也是因為陽光,他們隻能看到驅逐艦隊的大致輪廓,即便用望遠鏡也看不清驅逐艦乾了啥。
3000米在海戰中屬於近戰範疇,但對肉眼來說,想看清3000米外的東西是不可能的。
二者疊加,他們並沒有發現驅逐艦已經發射了魚雷。
當前世界,華夏帝國海軍有熱動力魚雷,法蘭西也有。
阿美利卡做出來了,不過目前還是實驗室樣品階段,並沒有列裝。
法蘭西更不可能分享給沙俄,因為他不希望沙俄把注意力放在海上。
以至於,馬卡洛夫和尤金雖然都聽說華夏帝國的魚雷有所不同,但並沒有想到會在這個距離上發起雷擊。
這是武器換代後概念級的差異。
以前的魚雷,最常用的壓縮空氣魚雷,最大射程就幾百米,不到兩三百米內基本沒有命中的可能。
飛輪儲能魚雷可以航行的遠一些,但也有限,而且這種魚雷又貴又不實用,不是主流。
而華夏帝國驅逐艦現在的距離大概是3000米,這個距離相當於之前魚雷有效射程的10倍。
換句話說,大家默認空空導彈的射程就六七十公裡,就算雙脈衝也就一二百公裡的時候。
突然有一款重量基本相同的導彈,射程達到六七百公裡。
雖然不會根本上改變戰爭規則,但也足夠引起戰術變革和武器開發變革了。
“恐懼?”
馬卡洛夫不太相信。
一艘船能說恐懼,敵人六艘船幾乎是整齊劃一的轉向。
“如果是恐懼那更不應該這樣做。”
“敵前大轉向,會影響火炮射擊,雖然他們的火力對我們沒有威脅,但還是會讓炮手有心理壓力的。”
“他們不應該這樣做。”
“我了解過華夏海軍,包括他們的前身,閔艦隊、北洋艦隊、南洋艦隊,都是勇敢的海軍。”
“他們一定做了什麼……”
馬卡洛夫仔細的觀察著。
可惜,現在的海麵反射著陽光,波光粼粼的,加上大海上無風三尺浪,遠距離上根本看不清魚雷留下的航跡。
華夏驅逐艦也在開火,雖然每艘船都隻有2門76炮和2門37炮,火力貧弱。
就像馬卡洛夫說的,這種炮擊對他們沒有威脅。
但敵人終究在開炮,他的注意力也被吸引了不少到炮擊上。
許多觀察員甚至乾脆沒有看海麵,而是去輔助炮兵修正彈道了。
至少這樣顯得他在乾活,而且萬一命中了,他也有功勞。
隨著時間的推移,馬卡洛夫內心越來越不安,可他怎麼都沒辦法找到不安的來源。
“讓哨兵們提高警惕,如果發現大規模艦隊的痕跡,必須第一時間彙報,誤判也沒關係!”
馬卡洛夫再次揉了揉酸澀的眼睛,
“不要把太多精力放在那些驅逐艦上,儘快清理出航線,然後加速離開這裡。”
馬卡洛夫找不到不安的源頭,隻能歸結於自己想多了。
然後打定主意儘快離開。
“將軍,那好像是魚雷……”
頭頂傳來一個底氣不足的聲音。
馬卡洛夫一抬頭,看到一個十七八歲的小孩兒,穿著列兵的衣服,在桅杆上看著他。
相互對視後,列兵心虛的收回了視線,低下了頭。
一個靦腆的小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