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是魚雷而已,西奧多,你想的太多了。”
麥金萊放下報紙,摘下眼鏡,看著西奧多,
“也許華夏的魚雷很強,但仔細分析一下戰報,他們的海軍也已經陷入了窘境。”
“不然隻需要將他們的戰列艦派去,沙俄帝國的艦隊將被全殲。”
“沙俄帝國雖然還沒有公布具體戰況,但從東瀛、英吉利得到的消息來看,華夏帝國的戰列艦並沒有動作。”
“他們的戰列艦必須要防備多個方向的威脅,沒法動彈。”
西奧多想到就去做,第二天就來找了麥金萊,希望能撤回海軍主力艦,至少將裝甲巡洋艦和戰列艦撤回來。
他們的戰列艦也去了檀香山,不過因為沒有合適的港口碼頭,隻能一直泊在近海。
要是華夏帝國用對付沙俄的魚雷對付他們,特彆是趁著夜色發起雷擊,風險也不小。
他想的是反正登陸場已經開辟,陸軍也已經取得一塊地盤,而華夏帝國海軍並沒有出擊檀香山的意思。
那海軍主力艦隊放在哪兒也沒什麼用,不如先撤回來,最少先撤的遠一點。
在那邊放幾條防護巡洋艦,最好再搞幾個野戰岸防炮陣地,保證登陸場安全就行了。
安全為重嘛!
可麥金萊不這麼認為。
麥金萊拿出檀香山群島的地圖:
“我們已經完全奪取了八個主要島嶼中的六個,剩下兩個島嶼上也有大批我們的人。”
“檀香山島上,我們已經奪取了十四個村莊,兩個城鎮,再往東南幾十公裡,就能抵達火魯奴奴。”
“如果按照占領麵積來看,我們已經占領了檀香山群島超過80的地區。”
“目前的華夏帝國守軍後勤線路已經被全部切斷,隻能固守在檀香山島上提前修築的工事中。”
“我們要做的,就是儘快,儘快擊垮他們,徹底完成對檀香山的占領。”
“隻要我們徹底占領檀香山,六七千公裡的直線距離,華夏帝國又四麵皆敵,他們將拿我們毫無辦法。”
“想要保證西海岸的安全,我們必須控製檀香山,你應該清楚的西奧多。”
麥金萊說了這麼多,實際上就是輸不起了。
他不能在戰爭問題上軟弱,特彆是這個時候,阿美利卡被嚇到的人也絕對不止西奧多。
他必須強硬,不然今天上午下命令,下午就會傳開,晚上就會眾叛親離。
然後他將無法控製局勢,主和派會接手他的權利,然後用他的名義和華夏和談。
最終他會成為發動戰爭和戰爭失敗的替罪羊。
所以他不同意任何形式的軟弱,並且要求進攻!
因為他知道,沙俄帝國海軍的失敗,代表著東瀛和英吉利對華夏帝國海軍的威脅降低。
沙俄帝國的主力艦能被驅逐艦擊沉,東瀛和英吉利的自然也可以。
所以,至少在搞清楚具體狀況之前,這兩個國家是不敢輕舉妄動的。
這也代表著,短時間內,華夏帝國的海軍力量,能投入到其他方向去。
再不打下檀香山,恐怕就晚了。
萬幸的是,麥金萊是總統,現在還是戰時總統,權力很大。
趁著影響還沒有擴散,下令發起進攻的影響力是有的。
…………
“027方向,土坡旁邊,7名敵人。”
“022方向,白色大石頭附近,發現5名敵人。”
“031方向,樹林裡,超過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