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局勢上,十月底,除了華夏帝國和沙俄帝國的談判開始緩步推進,明眼人都看出要停戰外,還發生了另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兒。
至少在發生時不大不小。
布爾人趁著英軍失敗,組織了新一輪進攻,集中了整整8000人的大軍猛攻萊迪史密斯。
萊迪史密斯是英吉利納塔爾殖民地的中樞城市,經濟、統治、軍事中心。
上一次布勒上將之所以貿然進攻,就是因為布爾人向萊迪史密斯發動了佯攻,他需要解救這座城市。
而現在,英吉利派不出成規模的進攻部隊了,至少暫時是這樣。
萊迪史密斯有4000名英軍,負責指揮的是喬治·懷特中將。
當然,湯瀟逸暫時還不清楚這些,無線電都沒普及的年代,信息是一個昂貴的東西。
“竇納樂大使,聽說索爾茲伯裡侯爵對於我們和沙俄帝國停戰頗具微詞。”
“甚至打算支持沙俄帝國繼續同華夏帝國戰鬥。”
湯瀟逸當然沒有聽說,純靠猜,而且用屁股猜也猜得到。
英吉利現在還沒有放棄世界政策,隻是現在很忙,沒有太多精力管其他國家,特彆是“偏遠”國家。
而且現在的英吉利希望有個熱點,能夠吸引一下世界的注意力,讓人忽略他們在南部非洲乾的事。
其實也沒啥,無非就是抓人、殺人什麼的,和英吉利過去幾百年乾的一樣。
“當然,我並不懷疑大英帝國和我們之間的傳統友誼,我也相信這是一個謠言,一個誤會。”
湯瀟逸在竇納樂否認之前表明態度,
“我相信大英帝國當然不會支持沙俄帝國向太平洋的擴張。”
“隻不過,謠言都傳到我這裡了,必須要做出具備實際意義的動作來製止傳播才行。”
“不然我們難以向民眾交代,難以向軍隊交代。”
竇納樂聽完後一邊用公式化的語言應付,一邊在腦海中瘋狂分析湯瀟逸的話:
“尊敬的華夏皇帝陛下,這當然是謠言,大英帝國政府是絕不會支持沙俄帝國的不義之舉的……”
“是的,當前的謠言必須製止,隻是我們暫時不知道如何才能澄清。”
“您知道的,那些無良記者和媒體最喜歡做不負責任的報道,而可憐的無知民眾們恰恰願意相信這些。”
竇納樂思索了一番,不清楚湯瀟逸為什麼示弱。
懼怕英吉利?之前的華夏可不是這樣的。
現實狀況也顯得對華夏帝國有利,而且是特彆有利,華夏已經拿下了沙俄帝國遠東大量重要節點。
可以說,如果不是天氣變冷,華夏帝國將在幾個月內取得遠東戰場的最終勝利。
接下來就算要繼續打,戰場也會轉移到荒無人煙的東西伯利亞和蒙古高原上,在這些地方是不可能取得決定性成果的。
“我在想,英吉利是否能直接加入戰爭?”
湯瀟逸輕描淡寫的說道,
“我知道,英吉利並不願意無端卷入一場戰爭中,而且你們也有一些小麻煩要解決。”
“所以,隻需要英吉利象征性的派出一支軍隊,哪怕是十幾個英吉利軍官帶一百名印度人也好。”
“再讓皇家海軍派一艘船過來,哪怕是武裝商船也行。”
“放心,華夏帝國並非想單純的利用英吉利,戰爭的榮光,華夏帝國不會獨享。”
“雙城子設置為自由市怎麼樣?那裡距離海參崴很近,近到沙俄帝國太平洋艦隊有所行動的話,能第一時間反應。”
竇納樂根本不用思考,毫不猶豫的拒絕:
“英吉利將在這場衝突中嚴守中立,不可能向沙俄帝國派兵。”
“不過雙城子自由市……我們倒是很有興趣,如果您同意的話,英吉利會支援這個城市的建設。”
竇納樂的潛在意思是英吉利會在外交上傾向於華夏,讓華夏在談判中占據優勢。
代價就是這個自由市。
當然了,這隻是竇納樂的空口白話,甚至還是隱晦的說出口的。
具體支不支持,用什麼力度,怎麼確定支持,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那就感謝英吉利的幫助了,相信有了英吉利的幫助,下周公布的諒解備忘錄中的內容,會好看很多。”
湯瀟逸一副仿佛很感謝竇納樂的表情,但卻把竇納樂嚇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