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怎麼行呢?那樣對英吉利的消耗可不夠大。
湯瀟逸想通後,果斷開始接受“英吉利的善意”。
“不過英吉利的話是不值得信任的,他們也不會相信我們。”
“重點監控東瀛市場,將其經濟逐步納入我們的體係內。”
“生產方麵也得做好準備,英吉利應該會攛掇阿美利卡,擴建海軍刻不容緩。”
…………
“現在的戰場上,沙俄帝國已經丟失了所有優勢,丟失僅剩的幾個據點和唯一重要城市海參崴,也是時間問題。”
“所以,交還聖彼得堡條約及其五個子約奪走的七萬餘平方公裡土地,是我方的最終條件。”
“作為回報,華夏帝國陸軍會從當前控製區退回伯力、雙城子一線,廟街作為自由市,由華夏帝國和沙俄帝國共同管理,各自駐紮不超過一千名士兵。”
“這是我國皇帝陛下的仁慈,也是華夏帝國的底線。”
“不然,帝國陸軍將徹底摧毀沙俄太平洋艦隊,收複海參崴。”
帝國特使、帝國駐法蘭西大使館參讚梁誠目光如炬,態度強硬的說道。
沙俄帝國特使尼古拉男爵全程表現的也很強硬。
曾經他們用這種方式從清國手中訛詐了一塊又一塊土地。
在西域,左文襄公收複國土後,他們的軍事行為事實上已經失敗了,因為沙俄帝國也打不起大規模遠征。
可是,他們依舊用外交訛詐的方式重新劃界,奪得了霍爾果斯河以西、齋桑泊以東等約七萬平方公裡土地。
在此之前的外興安嶺也是這樣劃出去的。
總之,沙俄帝國的擴張,並非是建立在軍事上麵的,甚至於他們的軍隊時常失敗。
隻是那時的清國已經不行了。
對內,自長毛以來漢臣的權力不斷增大,他們需要提防。
對外英吉利、法蘭西不斷的加深對東南的侵蝕,甚至直接侵略。
兩次大煙戰爭、一次清法戰爭,讓清國越發擔心東南有變。
東南富庶,是清國財政的命根子。
所以沙俄帝國才會那麼容易從清國手中訛詐走這麼多土地。
但現在不同了,華夏帝國才是進攻方,而且很強硬,比沙俄都強硬。
對麵那個外交官,十句話有三句都在說帝國陸軍帝國陸軍。
我們是在談判呀喂!
“這不合理,我們承認,在東北亞,沙俄帝國確實暫時處於劣勢,但這和中亞不發生關係,是獨立事件。”
尼古拉男爵想到尼古拉二世給他的電報,有些難以確定自己要不要接受。
“我們現在談的是遠東地區的事,就像代表先生所說的一樣,如果你們想要討論中亞的事情,請你們的帝國陸軍抵達後再談。”
“不過我得提醒華夏帝國,中亞和在遠東,距離戰場華夏帝國較近不同,不知道下一次代表先生再坐在這張桌子前,會是什麼表情。”
尼古拉沒有一口回絕,因為他覺得用中亞去交換一些遠東的利益,也不是不能接受。
尼古拉二世已經同意停戰了,因為戰場上他們已經輸了。
就算沙俄帝國在遠東還剩下一些力量,但這個冬天,華夏帝國還能得到補給,還能進行戰爭準備。
沙俄帝國呢?就算在歐洲囤積大批戰爭物資,集結大量軍隊,趕到遠東也得好幾個月。
而且也得等夏天到達後才能出發。
那時候恐怕華夏人已經徹底控製了遠東。
所以,他命令尼古拉男爵,談一個對沙俄帝國發動下一場戰爭有幫助條約就行。
其他的,問題不大。
不管這次華夏人吃進去多少,下一次戰爭,他都會讓華夏人連本帶利的吐出來。
這是作為歐洲大國的自信!
所以在梁誠提出用中亞換遠東的條件後,尼古拉男爵並沒有回絕。
沒回絕是遠東談的不夠好,
如果梁誠同意撤回戰前的位置,他也許就同意了。
“如果沙俄帝國還是如此沒有誠意,我們就戰場上見吧。”
梁誠將草案合上,底氣十足的起身,
“我們知道,貴方正在加緊修築西伯利亞鐵路,也許還有一兩年,就能延伸至貝加爾湖。”
“但那又有什麼用呢?”
“一年以後,東北亞將再沒有俄軍的身影,這條鐵路是為我軍打通通往西伯利亞的通道的嗎?”
“你!”
尼古拉男爵憤而起身,梁誠則轉身就要走。
一旁的法蘭西人打了個哈欠,準備宣布第四輪談判第二次會議結束。
結果門開了,尼古拉男爵的侍從官匆匆拿著電報進來。
“男爵,聖彼得堡的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