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並不知道戰爭還要持續多久。”
麥金萊開始緩緩道來,
“我們還有約7000萬美元,而戰爭每持續一個月,我們就要付出1000萬美元,現有經費隻能維持七個月,最多不超過九個月。”
“這還是在維持現有戰爭戰爭規模的情況下,而這根本是不可能的。”
“華夏帝國已經結束了同沙俄帝國的戰爭,他們最多兩三個月內,就能完成同沙俄帝國的交接。”
“這種情況下,貪婪的東瀛更不可能對華夏發動攻擊。”
“華夏帝國將軍事力量投入檀香山已經是可以預見的事情,除非現在停戰,不然未來的戰爭規模肯定會變得更大。”
“現有經費必定維持不了半年,還需要國會撥款。”
“在此之前,我們需要保證戰場不會因為軍費問題出現意外,也需要優先保證本土防禦。”
“國會議員們擔心在檀香山失敗後,本土防禦的問題,如果從軍費中撥款,阻力會很大。”
“而根據規劃,檀香山軍事基地的全部建設費用報價是4000萬美元。”
“在國會沒通過特彆稅法或發行戰爭債券時候,我們根本負擔不起4000萬美元的基地建設費用。”
“不然僅剩的軍費可能撐不到國會下一次撥款到賬。”
“不過不用擔心,我已經說服了部分主和派,下一次國會議程會通過特彆稅法,加征戰爭特彆稅。”
“最遲半個月後,第一筆1000萬美元建設經費就會到賬。”
西奧多睜大了眼睛:
“多少?4000萬美元?您從哪裡聽來的報價?”
“武器的話走的是海軍經費,海軍能提供所需火炮,不需要額外訂購。”
西奧多不明白,他搞的不就三個岸防炮堡壘群、一大三小四個碼頭、一個主要用於修船的造船廠及配套零件的加工工廠。
另外還有一個主要用於維修武器、組裝魚雷、水雷的兵工廠。
就算把倉儲設施全部算上,也就多幾個堆煤場、倉庫。
畢竟檀香山的定位是前線海軍基地,這些工廠主要任務是為軍艦提供維護保養和維修能力。
單靠檀香山的資源,也養不起一支艦隊,其他東西還是得靠阿美利卡本土提供。
這些東西,他尋找的會計團隊預估造價是1800萬美元。
這是不包含武器的價格,三個岸防炮群就得300門火炮打底,這部分也不便宜。
但大炮海軍有呀!
就算不提封存的那些老火炮,也不提本土岸防炮台上的岸防炮和備用的大炮。
光阿美利卡為在建軍艦準備的火炮,以及戰艦備用的火炮,就足夠武裝三個岸防炮群了。
在建軍艦怎麼辦?
能動的自然給他把炮留著,其他的等能動了再說。
這就能出數十門大口徑艦炮、上百門中口徑艦炮,加上一些備用火炮和中小口徑速射炮,夠了。
不過西奧多怎麼算,這些武器也不夠2200萬美元。
“並不包括武器,現在訂購也來不及,所以用的都是我們已經有的,不需要額外付錢。”
“但是!西奧多,你知道的,我們的經濟不太景氣,而且又接連戰爭,物價有些許提升是應該的。”
麥金萊歎了口氣。
“提升?!那麼多人失業,他們再接不到訂單就該倒閉了,還漲價?!”
“就不能換個廠家嗎?好吧,對不起總統先生,但我們隻能接受他們的訛詐嗎?”
“現在是戰時,您能采取更強有力的措施阻止他們。”
西奧多揉了揉眉心。
本來他還想說換人,但既然這個報價能從麥金萊口中說出來,那應該是換不了了。
但他十分不滿!甚至開始鼓動麥金萊采取更“強有力”的措施。
也就是直接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