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硝煙散去,恩菲爾德扶了一下帽子:
“報告損失。”
一邊說著,恩菲爾德一邊看向北方,那裡是華夏帝國艦隊所在。
從雙方發現到現在,打了近兩個小時,他一直謀求的將作戰距離拉近至8000碼的目標,現在終於實現了。
不過,不是他逼迫敵人接受這個作戰距離,而是敵人主動發起了進攻。
而且目標非常明確,正是他的座艦,阿美利卡艦隊旗艦——阿拉巴馬號。
“左舷一門6英寸副炮被直接命中,還有一門被擊穿船舷並爆炸的炮彈打壞了方向機,一共損失了十三名水手。”
“左舷艦艏輕微進水,損管已經控製住了局勢。”
“後桅杆附近發生火災,水兵正在救火。”
“水線吃了一發,但敵人的炮彈並沒能擊穿我們的裝甲,將軍,反擊的時候到了。”
“七個船員或者儲物艙室被摧毀,其中三個發生火災,損管正在緊急救火,水兵也在幫忙。”
“將軍,雖然這樣說很懦弱,但阿拉巴馬現在需要退出戰隊滅火。”
李和的正式反擊才開始不過十分鐘,但在龍威龍武的集火下,阿拉巴馬在10分鐘裡吃了10發大口徑炮彈!
也就隻有這10發,華夏帝國海軍水兵,特彆是會炮術的水兵十分珍貴。
這種以寡敵眾會被敵人速射炮洗甲板,自身又沒麵對巨大威脅的時候,李和不願意讓水兵去操縱副炮。
龍威龍武還是吃了開工太早、噸位太小的虧,副炮沒有炮塔化。!!!
又是一輪炮擊,華夏帝國海軍幾乎每兩分鐘就能打出三輪齊射。
這個射速是阿美利卡遠不能奢望的。
不過,這一輪沒能命中,隻在阿拉巴馬周圍三百米內升起了十二根百米高的水柱。
“沒有擊穿?”
恩菲爾德看了一眼印第安納的情況,思索了一下,
“除主炮和左舷6英寸副炮以外,其餘副炮上的人都撤吧,然後讓所有空閒的人去幫著滅火。”
“撤退計劃暫緩,繼續集火攻擊敵人,這也是我們能勝利撤退的最好機會。”
恩菲爾德知道,如果不能對華夏帝國戰列艦隊造成足夠的毀傷,自己是走不了的。
之前是沒有辦法,隻能被動挨打,即便是獻祭了巡洋艦隊,也隻爭取到了短暫的攻擊機會,但他們的攻擊並沒有奏效。
現在華夏人想留下他們,何嘗又不是他們的機會?
這個想法隻持續了不到一分鐘。
龍威號的第十二輪齊射在40秒後打了出來。
伴隨著硝煙和巨大的怒吼,9枚283毫米炮彈飛了出來。
跨越7300米距離後,砸向了阿拉巴馬號。
這一輪,隻命中了一發。
阿拉巴馬號水線裝甲厚達420毫米,在這個距離上,理論上能擊穿,但對入射角的要求較高。
被帽穿甲彈提升的是對傾斜裝甲的穿甲能力,在遠距離射擊時用處很大,因為炮彈本身的角度就不小。
但距離近了,炮彈彈道變得平直,而阿美利卡戰列艦都是垂直裝甲,被帽用處並不明顯。
聲音在固體中傳播的速度很快,具體到鋼鐵中,這個速度是5200米每秒。
所以說,這一輪炮擊,炮彈擊中阿拉巴馬後,恩菲爾德立刻就感受到了。
不過他還沉浸在華夏帝國海軍戰列艦的主炮即便到7300米距離也無法有效擊穿他核心區的想法中。
可他顯然忘了,他並非所有核心區都是420毫米的裝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