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下來從棚子上下來,大雨便嘩嘩落下。雷雨天空氣中那種獨特的負離子味道更濃鬱起來。
說來也怪,雨是人所不喜歡的。可是當身體處在乾燥的環境,再去享受雷雨天氣時又會覺得很愜意,這大抵和空氣中的負離子原因分不開吧。
現在我們什麼也做不了,隻能在這個半成品的棚子裡避雨。
這時我發現那些小河的水變得急了很多,而湖麵這麼久以來卻依舊是保持著平穩的水位,看來那些小河的數量不少,不然這湖水的分流量也不會這麼快。
不過這樣也好,至少我現在所處的地方不用擔心會被水淹沒,那些小河就是大自然的神來之筆。
現在閒來無事,反正閒著也是閒著。我做椽子時還剩下了不少的竹條,我想用把這些竹條破出竹篾來編一個小號的筐子。
這些竹條的寬度還有些大,於是我又開始加工把它們劈成一厘米左右的細竹條。
破竹篾按理來說是也需要用到刀具來進行的,可是我沒有刀怎麼辦?還有一個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那就是把竹條先折一小段,不完全折斷隻把裡麵的竹纖維折斷,保留最外麵的那層青皮下來。
然後就是順著這層最堅韌的青皮開始往下撕,青皮的韌性很好,這過程會比較容易。
雖然沒有刀破出來的竹篾光滑均勻,可是這樣的程度用來編製一個要求不是那麼高的筐子已經足夠了。
說乾就乾,我把剩下的竹子全部將表麵的青皮分離出來。然後就是照著我之前打筐子的手法來編織。
由於這些竹篾要比柳枝細一些,所以編織的過程也會長一點。不過好在給猴子編的筐子不用多大,時間上倒也沒有花費多少時間。
這種用竹篾編織出來的筐子好處就在於輕便結實,像猴子這樣的動物來使用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考慮到猴子的負重程度有限,這次我試著用竹子編了一個背帶,依舊是用我那些上不得台麵的奇淫巧技將其固定在了筐子上麵。
這樣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小背簍算是完工了,大小就和我們日常盛瓜果的那種小筐子差不多,裝個四五斤的東西還是沒有問題。
“托普,你要的背簍我給你做好了,試試看。”我笑著把手裡小巧的背簍遞了出去。
猴子見到這個背簍很高興,它立即從我手裡接過背簍。因為經常見到我使用這玩意,所以它也能熟練的把背簍直接背在了自己的背上。
它背上背簍,立即在棚子上的框架間蹦來跳去。很顯然,它對我的手藝還是一如既往的滿意。
看著托普背著背簍的樣子就像是一個小孩,背上背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書包。
不過此刻托普可不是一個小孩了,它更像是一隻即將上工地的打工猴。
這場大雨一下就下了個沒完沒了,一直到天黑也不見消停一點。
這期間我又用竹篾編織了一些小竹筐用來盛那些洗好的野菜,或者裝其他的小東西。
托普有了背簍就像孩子得到了新玩具,整個下午都在搗鼓它的那隻小背簍很是喜歡。
雨終於是停了,不過天色也完全黑了下來。
可是現在我麵臨了一個重要的問題,我還沒有把火升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