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這個演出季的《愛斯梅拉達(維克多雨果的《巴黎聖母院》女主角)》,就是納迪亞和薇拉想看並指名艾米進行演出的,采納的是莫斯科大劇院版本的編舞。
倘若薩曼莎沒懷孕的話,按照林義龍之前的規劃,也會拿到一兩部劇的主角——但能為薩曼莎提供的讚助也僅限於此了。
在舞團其他人眼中,艾米是怎樣獲得讚助的垂青,是一個謎。
這個謎團的中心,似乎好像是她的現任男友和她一雙女兒的父親。
“林先生和艾米是如何認識的?”艾米的舞校同學問道,艾米從來對林義龍的存在三緘其口,可她升首席後就缺席的那半年還是直接揭示了林義龍與她的關係。
“啊,大概**年前,我們乘坐同一架飛機,然後發現我們父母是同事,這麼一來二去地就這麼聯係上了唄。”林義龍解釋道,“不過,我們正式約會是艾米進入舞團之後的事情了。”
“林先生是乾什麼的?”因為義龍比林更加拗口,不如直接稱呼“林先生”。
“我是律所職員。”林義龍答道,“之前做實務實在有點累,現在做管理了。”
試探了半天,艾米的這位同學就失去了對林義龍的興趣——當她從林義龍口中得知艾米的老師才是艾米的最主要的讚助操盤人時,就往前大劇院芭蕾首席那邊湊過去了。
艾米的老師於是發表了一通關於芭蕾演出的過去總結以及未來展望的談話,並短暫比較了冷戰時期各國的芭蕾曆史並展望了一下未來發展。
歐洲各個芭蕾舞團除了斯卡拉劇院舞團和巴黎歌劇院舞團外,多多少少都能和俄羅斯芭蕾沾點邊兩次世界大戰前後組成的皇家或者國家芭蕾舞團的母團都是一戰後流浪歐洲各國的“俄羅斯芭蕾舞團”。至於巴黎和斯卡拉各自的傳統色彩濃厚,但從基洛夫劇院走出的努利耶夫和瓦茲耶夫也讓打上了鮮明的俄式印記。
所以,本身就是舞女出身艾米老師的討論多多少少和新劇目的編排和舞台美術有關,她對現代芭蕾的偏見引發了她英國同行的反駁。
總之就是一個問題,錢。
舞團是越來越多的隨著城市規模擴張,理所應當地就會興建一座劇院,然後劇院的經營者就會考慮養舞團可觀眾並不一定非要來劇院看演出,舞團規模太大也許會賠的很慘,太小卻隻能演一些現代舞(包括現代芭蕾),可是就算舞劇的受眾也未必喜歡現代舞。
“我們願意為演出進行投入——前提是,需要能讓我們看到劇目的盈利。”艾米的老師一直都在從公司的立場上出發,就算喜歡現代芭蕾,卻沒多少人來劇場看就算現代芭蕾編舞和舞美相對便宜,卻很少能完全填充觀眾席——至少在舞蹈藝術上更多人還是隻看經典劇目,就算是皇家歌劇院也是如此。
“就算是古典藝術,對我們而言,依然是商業經營,商業經營就要求至少能夠盈利。”
inf。inf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