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讀了幾本書而已。”蘇伯彥溫和一笑。
“郎君讀過哪些書?”虎子眼睛亮閃閃,神情崇拜。
“呃,《論語》、《孝經》。”蘇伯彥囫圇道,沒必要在孩子麵前顯擺。
唐代太學為六年製,六年內必須完成大經、中經、小經等必修和選修課程。
大經和中經是必修科目,小經是選修科目,《論語》、《孝經》是公共必修課。
大經三年,《禮記》、《春秋左氏傳》;
中經兩年,《詩經》、《周禮》、《儀禮》;
小經一年半,《易經》、《尚書》、《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
平時還要閱讀《說文》、《字林》、《爾雅》等字書。
如若沒有這場變故,兩年後蘇伯彥就能參加太學院的畢業考試,通過後就能參加進士科考。
唐代科考,官學學子通過畢業考試,就可直接參加科考。
但私塾或自學的,則需分彆通過縣、州兩級考試,拿到地方官府認證的考試資格證書,才有資格到長安參加科考。
“郎君上的哪個學校?你們來自長安來,可是上的太學?”虎子望著蘇伯彥,滿眼的羨慕。
“虎子還懂這些?”蘇伯彥有些吃驚。
“是啊,我阿翁說長安城有最好的學府,出來的學子必定是國之棟梁…”說到後麵虎子神情有些黯淡。
唐代長安的官學有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
其中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分彆麵向三品、五品、七品以上官員子弟。
律學、書學、算學麵向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
都必須經過考試,合格後才能錄取。
唐代科考很多,最主要的有六種:秀才科、進士科、明經科、明法、明字、明算科。
秀才科最難,要求才華絕等的宜國人才,名額極少,條件苛刻,高宗時期被廢止。
在長安,就意味著贏在起跑線,這裡不但是政治中心,也是名家大咖雲集的地方,頂級教育資源全在這裡。
“彆難過,努努力加加油,你是第三代,應該有機會回長安!”蘇櫻鼓勵道。
“真的?”虎子眼裡燃起希望之光。
“你阿翁沒告訴你這個?”蘇櫻反問。
儘管朝代更迭,但若沒有特彆的機遇,如科考、軍功,流犯的後人幾乎沒機會走出嶺南。
“沒有!晚上回去問問!”虎子一掃沮喪,走到蘇伯彥身邊,兩眼灼灼,“郎君,你一定有帶書籍對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