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李世民就當做消遣時間的談話。
誰知道,當李承乾將林雨經濟之說,一點點說出來後,李世民心中的消遣心理一下子沒有了。
李世民作為大唐帝王,主宰整個大唐帝國的男人,對於大唐的情況,要說誰最清楚,自然是李世民最為清楚。
李世民自然很是清楚,經濟之說,對於大唐來說,就是稅收之說。
看似李世民富有四海,但其實,現在的李世民也是窮的叮當響!
剛滅了東突厥,雖然極大的提升大唐國威,也振奮大唐百姓,更是讓李世民出了口惡氣。
但是,滅滅突厥這一仗,花費掉大唐整整四年的稅收。
打仗是最花錢的!
沒有哪一場戰爭,是不需要花錢的。
對於大唐來說,滅了東突厥固然可喜,但是,這樣一來,導致國庫空虛。
原本,對於吐穀渾的挑釁,李世民肯定是要直接滅掉吐穀渾的。
可惜,就是因為國庫沒錢,這才沒有馬踏伏俟城!
錢財的重要性,李世民是最清楚不過了。
李世民之所以對林雨寫得白糖行業可行性報告。
其原因很簡單,不就是看中白糖行業能夠掙到錢嘛!
以前,李世民隻是以為林雨有治國安邦之才華。
但是,李世民聽到今日經濟之說,才發現,林雨這小子豈止是治國安邦之才,這分明就是富國強民之棟梁。
李世民想過增加國庫稅收,但是,大唐的稅收,幾乎都是從農民手中得來的。
雖然,大唐大部分財富,都集中在門閥世家,勳貴豪門,地主階級之中,但是,以李世民的雄主之姿,也不敢對這些人動手。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一動,大唐就得亂。
大唐建國才多少年,根基不穩,目前大唐最大的根基就是這些人,怎麼能動?
門閥,勳貴,地主不能動,那能動的隻有百姓。
不過,李世民也知道,百姓本來就是衣不裹體,食不果腹了,再增加稅收,恐怕唐朝會變成隋朝了。
也是因為如此,李世民不敢像隋朝那般,毫無顧忌的增加稅收。
哪怕李世民急不可耐,也隻能等待時間,等上三年,再去馬踏吐穀渾的都城伏俟城。
李世民雖然是雄主,但是時代局限性也限製了李世民。
李世民可沒有林雨現代的那些實打實的見識,還有那些知識。
李世民沒有林雨那些現代知識,所能想到增加稅收的辦法,隻有上層階級和底層階級。
李世民從沒有想到,發展經濟,來增加稅收的辦法。
聽到林雨經濟之說後,李世民明白,林雨是變相的鼓勵商人經商,然後從商人那裡收稅。
雖然不齒商人見利忘義,但是,李世民也知道,商人雖然令人不齒,但是,大唐不能沒有商人。
不說其他,如今長安城的百姓越來越多,每日的糧食消耗,就是一個恐怖的數字。
而這些糧食從哪裡來?
朝廷將運糧的這件事,都給了商人,讓商人來運糧。
如果沒有商人運糧食來長安,李世民連胡餅都沒得吃。
大唐一直都是重農抑商的,對商人一直都是打壓的,雖然商人有錢,但是,地位低下。
如今,聽到林雨要改變這種情況,要鼓勵商人經商,再從商人手中收稅。
這麼一來,商人的重要性提升了,商人的地位,自然也會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