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房的生意在當時可謂是相當好做。
既不用雇人幫忙,也沒有網費的負擔,甚至都不用交稅。
隻需要承擔每個月的水電和房租費用,再加上小心謹慎一些,這門生意就能順利運轉起來。
5毛錢一小時的費用,讓生活在附近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孩子們完全能夠負擔得起,一個個的都趨之若鶩的來到電腦房排著隊上機。
《仙劍奇俠傳》《紅色警戒》《大富翁》《金庸群俠傳》,再加上今年剛剛上市的《帝國時代》。
這為數不多的幾款遊戲,卻對那些第一次接觸電腦遊戲的孩子們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就這樣,一個月之後,李春生驚喜地發現,憑借這12台機器,一個月的時間裡就給他帶來了將近2000元的收益。
雖然這筆收益裡需要扣除一小部分作為房租和水電費,但僅僅這麼幾台機器每個月就能有1000多元的收益,這依舊讓他欣喜不已。
要知道,他之前在電腦街給人家送貨,每個月累死累活的也賺不了這麼多。
這還是在有固定人找他送貨的前提下,那些每天接零活的,賺的隻會更少。
然而,李春生並沒有滿足於現狀。
兩個月以後,他果斷地把電腦房的上機費用從5毛一小時漲到了1塊錢。
漲價並沒有對電腦房的生意造成任何不良影響,每天來玩電腦的孩子依舊絡繹不絕。
可千萬不要小看這5毛錢的漲幅,每台機器每個小時多收5毛錢,使得李春生每個月的純利潤直接突破了3000元。
僅僅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他就還清了買電腦時欠下的各路借款。
接下來的日子裡,李春生在手裡有了錢之後,便租下了對門的房子,將電腦房的規模擴充了一倍有餘,機器的數量也增加到了30多台。
一年以後,他更是直接把上機的費用漲到了15元每小時。
可是,這樣的好日子並沒有持續太久。
兩年的時間裡,周圍的孩子們已經把能玩的遊戲都玩了個遍。
而新出的那些遊戲,憑借電腦房的這些老舊機器根本就帶不動。
再加上2000年到來以後,網吧開始在全國各地如雨後春筍般快速崛起,李春生電腦房的客流開始變得越來越少。
到了最後,隻剩下一些流著鼻涕的低年級小學生偶爾會來光顧一下。
李春生在去網吧體驗了一圈以後,也看出了問題的關鍵所在。
和自己的電腦房相比,網吧無論是功能,環境,還是體驗感上,優勢都實在是太大了,他根本無法與之抗衡。
本著打不過就加入的想法,李春生動起了開網吧的心思。
經營電腦房的這兩年,他攢下了一些積蓄,開一家小規模的網吧還是不成問題的。
拿定主意以後,李春生就開始認真研究網吧的具體事宜。
然而,也不知道是這兩年的好日子過久了,他失去了孤注一擲的勇氣,還是兩年前的成功蒙蔽了他的雙眼,又或者是覺得自己資金有限。
總之,李春生這一次仍舊沒有購買新機器,還是按照之前的套路,從各路商家手中淘換那些符合要求的舊機器。
就這樣,三個月以後,李春生帶著東拚西湊出來的三十幾台電腦,換了個臨街的地方,成功地把網吧開了起來。
李春生這次的升級,對他自己而言無疑是成功的。
新網吧保留了電腦房15元每小時的價格。
這個價格對於電腦房來說已經算是天花板了,但是在一眾網吧中間,隻能算是偏低的價格。
雖然機器沒有彆人的好,但憑借低廉的價格,還是吸引了不少囊中羞澀的學生前來上機。
接下來的事情就很簡單了,幾個月以後,李春生徹底關停了電腦房,隨後又陸陸續續給網吧添置了一些機器。
甚至還在一年以後,以5萬元的價格,買下了網吧所在的這間房子,然後一直經營到了現在。
聽完了王博的講述,陳曉晨對李老板和王所長這兩個人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了解,同時也為他之前的一些疑惑和猜測給出了答案。
所以在王博語畢之後,陳曉晨並沒有說話,而是在心裡把這些線索連接到了一起,一點一點的把整件事的來龍去脈給拚湊了出來。
那位李老板這一次朝晨星網吧下手,恐怕不僅僅是想要從中獲取一些利益那麼簡單。
他很有可能是看上了這家網吧,動起了不該有的心思。
而那位王所長跟他卻不太一樣。
王所長雖然也出手試圖打壓過晨星網吧,但他隻是為了求財。
根據他和李老板在飯店的對話。
在知道這邊有靠山以後,王所長立馬就收手了,甚至還和李老板劃清了界限。
了解了二人各自的心態以後,陳曉晨準備用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來對待這兩個人。
在心裡做了一個計劃以後,陳曉晨就和王博小聲的交談了起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