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方,紅樹林以印尼的蘇門答臘和馬來半島西海岸為中心分布區。從孟加拉灣-印度--斯裡蘭卡--阿拉伯半島,至非洲東部沿海,都是紅樹林生長的地方。澳大利亞沿岸紅樹林的分布也較廣。印尼--菲律賓--中印半島,至我國廣東、海南、台灣、福建沿海也都有分布。
白教授問:“同學們,你們知道紅樹每年開幾次花?”夢弟說:“紅樹每年開兩次花,春季一次,秋季一次。”小燕子說:“夢弟說得不對,紅樹應該隻開一次花。”白教授說:“夢弟說得對,紅樹一年開兩次花。一棵紅樹花謝以後,能結出300多個果實。果實細而長,長度一般在20厘米以上。”
海洋爺爺:“孩子們,紅樹應該屬於什麼樣的植物?”小燕子說:“紅樹植物是濕地的特色植物,蠟燭果、秋茄樹、木欖、海漆、欖李、海欖雌和銀葉樹等。不同的品種,展現出不同的生態特性。”
白教授問:“紅樹林的分布情況是怎樣的?”小聰、小波異口同聲說:“紅樹科分布於東南亞、非洲及美洲熱帶地區。我國主產華南沿海地區,澳大利亞熱帶海岸也有分布。”
小燕子說:“我讀過一篇關於紅樹林的作文,讚揚紅樹林具有抵禦風浪的作用,對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意義重大。紅樹林的根基部分,是魚蝦蟹等海洋動物繁衍棲息的理想場所,可以說,紅樹林是海洋小動物的保護神。”
科學博士:“這篇作文寫得好,紅樹林是一種稀有的植物群落,近40年來,由於圍海造地、圍海養殖等人為因素,紅樹林的麵積由解放初期的6萬公頃減少到現在的2.2萬公頃,不及世界紅樹林麵積的千分之一。因此,紅樹林被列為華夏的保護物種,海南省清瀾港省級自然保護區,就是華夏為保護紅樹而設立的32個省級保護區之一。”
白教授說,華夏紅樹植物主要分布於廣西、廣東、台灣、海南、福建和浙江南部沿岸。其中,廣西壯族自治區紅樹林資源最豐富,其紅樹林麵積是華夏紅樹林麵積的三分之一。在太平洋西岸,無論是種類,還是分布範圍,華夏的紅樹林都具有代表性。
王可博士說:“紅樹一般生長在沿岸泥土鬆軟淤積的潮間帶,這些地方的基層不穩定,土壤缺氧,鹽分相當高。紅樹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卻有獨特的適應性並迅速生長。例如,紅樹植物秋茄,會使勁奇開的林地長出氣根,往下生長,插入泥土,形成拱形。”
海洋爺爺:“紅樹植物的細胞內含氣組織。該組織由一些中空的細胞組成,可以減少空氣滲透的阻力。紅樹植物白骨壤的根,在土壤裡橫向伸展,好比粗索,每隔一段距離,就會長出一條30厘米長的呼吸根,然後筆直向上伸展,突出海麵,以助空氣的滲入。”
劉傻子說:“紅樹植物像一般鹽生植物,就是在鹽土或受鹽水影響的土地上生長的植物,能忍受較高濃度的內部鹽分。不過,大部分鹽生植物,均借助積聚的脯氨酸來維持滲透平衡,而紅樹積聚的則是低分子量碳水化合物。”
小波說:“我知道,秋茄、桐花樹,以超濾作用,防止鹽分進入樹根中的木質部,防止鹽分運送到各組織中,並能利用水泵原理,把多餘的鹽分從根部排出。”
小明說:“我聽老師講過,有些紅樹品種,善於處理體內的鹽分。如木欖、海漆把鹽分儲存在液泡中,或形成結晶體,固定在葉子內,當葉落時,鹽分便一並脫離母株。由於紅樹亦屬於旱生植物,故必須儲存水分,以減少吸收高鹽分的海水。”
夢弟問:“白教授,我還有一個問題,紅樹林是怎樣適應生態環境的,具有怎樣的特征?”白教授說:“紅樹林為了適應特殊的生態環境,紅樹植物的形態有以下特征:一是葉子具有儲水結構,有儲水功能。二是具有蠟質的厚角質層和表皮、長在葉背的內陷氣孔及透氣的板狀根,泡在海水裡,也能夠呼吸透氣。一些葉子表麵更是布滿鈍圓的毛狀體,以降低水分的流失。紅樹林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密集而發達的支柱根,自樹乾的基部長出,牢牢紮入淤泥中,形成穩固的支架,使紅樹林可以在海浪的衝擊下,屹立不動。”
劉傻子接過白教授的話題說:“紅樹林的支柱根,不僅支撐著植物本身,也保護了海岸免受風浪的侵蝕,同一種紅樹植物,細胞內滲透壓隨生態環境不同而異。紅樹具有高滲透壓的生理特征,能從沼澤性鹽漬土中吸取水及養料,這是紅樹植物能在潮灘鹽土中紮根生長的重要原因。”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