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網址:/b第528章傻子談火神祝融
黃梅說:“藏經殿後的白玉蘭,亦有四五百年的曆史,至今仍然逢春開花,香飄滿山。半山亭的古鬆,三四百歲的年齡。上封寺後的原始森林,許多樹都是老態龍鐘,彎腰曲背,遍身青苔,望不見紋路。”
楊揚說:“乍一看去,它們長得拳曲不張,冠蓋不整,盤根錯節,相互依偎,恍如嚴寒中一群衣衫破敗的老人,相擁取暖,令人憐憫而無俊俏風華的讚歎。”
沈琳特警說:“但在這高山風口上,它們千百年如一日,在‘風刀霜劍嚴相逼’之中,彼此抱得鐵緊,你攙我扶,有的甚至同根所生,枝同連理,不僅獨秀,而且情深。”
劉傻子教授感慨地說:“我到過幾次衡山,總覺得玩不夠。南嶽如果隻是這些樹木呈現的秀色,那還不足以在天下名山中如此令人矚目。這種秀色隻是它的外在之美,而秀中有‘絕’,才是它的深遠內涵。”
沈明貴編輯插話說:“人們把南嶽的勝景概括為‘南嶽八絕’,即‘祝融峰之高,藏經殿之秀,方廣寺之深,磨鏡台之幽,水簾洞之奇,大禹碑之古,南嶽廟之雄,會仙橋之險。’正因為‘南嶽八絕’的出類拔萃,才使它贏得‘五嶽獨秀’那當之無愧的美稱。”
表麵看來,沈明貴是為了補充劉傻子的話,實際上,沈明貴是為了出風頭,才故意插話。
劉傻子教授、張洪德教授、沈明貴編輯、齊紅霞、黃梅導遊、許小玲、楊揚導遊、機器人王小鋼、潘小虹、田幻想、王麗君、龍小宏、方豔紅等人一起登上衡山祝融巔峰。
祝融峰海拔1300.2米,煙雲烘托,群峰起伏。登臨直上:北麵洞庭,煙波渺渺。南麵如障,群峰羅列。東麵湘江,逶迤玉帶。西麵雪峰,銀濤翻騰。萬千景象,儘收眼底。登衡山必登祝融峰。
黃梅導遊來過衡山,對祝融峰十分熟悉。她開始解說:“正如古人曰:‘不登祝融,不足以知其高。’祝融峰高峻雄偉,衡山煙雲美妙,引得唐代家韓愈賦詩讚歎:‘祝融萬丈拔地起,欲見不見輕煙裡。’”
劉傻子教授說,《山海經》裡多次提到祝融,這祝融是我國人民長期以來廣泛祭祀的火神。祝融峰傳說是祝融遊息之地,峰上有祝融殿,為明代所建。月夜,登臨祝融峰西邊的望月台,賞月美景,才可以領悟什麼是彆有風味。清晨,站上祝融峰的觀日台,觀賞日出,才能夠體會什麼是人間奇景。
張洪德教授說,在科學文化落後的年代裡,人們對火的認識還僅僅是表麵的,認為火很神秘,主宰火的是神,祝融是神話傳說中的火神,自燧人氏發明取火以後,即由祝融保存火種。
劉傻子說,祝融用火為人們造福,所以,後人把他尊為火神,每年都要進行隆重的祭祀,以表達人們對祝融的感激和紀念。我給你們講一講祝融的傳說吧,我打開穿越號機器人手機的夢幻功能,大家可以打開夢幻功能開關。”
劉傻子開始講起祝融的故事——
祝融原來叫黎,是一個氏族首領的兒子,紅臉膛,威武魁偉,聰明伶俐,不過生性火爆,遇到不順心的事,火冒三丈。那時候,隧人發明鑽木取火,還不大會保存火和利用火。但祝融特彆喜歡跟火親近,他十幾歲就成了管火的能手。火到了他的手裡,隻要不是長途轉遞,就能長期保存下來。
沈明貴說:“劉傻子,我看見祝融了,我覺得你講錯了,火有必要保存嗎?古人可以鑽木取火,可以用石頭抨擊點火,何必要保存火種。”
張洪德說:“鑽木取火,可以用石頭抨擊點火,不太容易,不像今天,用火柴或打火機點火,輕易而舉。總之,祝融會用火燒菜、煮飯、還會用火取暖、照明、驅逐野獸、趕跑蚊蟲。這些本領,在那個時候是了不得的事。所以,大家都很敬重他。”
劉傻子說,有一年,黃帝帶著夏部落的群民,由南向北轉移。中途忽然遇到暴雨,山洪暴發,遍地是水,大人小孩被雨水澆得像落湯雞。黎負責管理火種,他隨身帶的火種,也被暴雨撲滅了。人們又冷又餓,孩子們哭叫不停。
黃帝命令大家在一個大石洞裡暫住下來,等待天晴之後再走。誰知,老天好像故意與人們作對,一連幾天,雨一直不停地下著。人們住在山上石洞裡饑寒難忍。但因失去了火種,無法生火做飯取暖。餓得實在支持不住了,大人便開始吃生肉,老人和小孩也隻得用冷水泡蘑菇吃。
通過時光隧道趕來的王麗君看見了,對田幻想說:“你吸煙的打火機呢?”田幻想一摸,打火機還在,可是,無論如何打不著火,原來是氣體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