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網址:/b鄭先生的職務是欽差正使總兵太監。航海部分包括航海業務、修船的、預測天氣的等。外交貿易部分負責外交禮儀、進行貿易、聯絡翻譯;後勤保障部分分為管理財務的、後勤供應的、起草文書的、醫務人員等;軍事護航部分負責航行安全和軍事行動。從對鄭先生船隊人員組成的研究來看,編製是完善的、嚴密的,體現了古代中國人民豐富航海經驗,這也確保鄭和下西洋的實現。
張洪德教授說:“著名曆史學家黃仁宇認為,永樂期間,鄭先生下西洋所費約在白銀六百萬兩,相當於當時國庫年支出的兩倍,而這還不包括造船等各地支出的費用。而建造和修補一艘船,平均需要一千六百兩銀子。每次出航,平均需船二百六十多艘,僅造修費用,就需要幾十萬兩銀子。”
從表麵上看,鄭先生船隊每次出海,“雲帆蔽日”,浩浩蕩蕩。但從實質上看,卻是“孤帆遠影”,它的後麵沒有、也不許跟隨民間海商的船隊,厲行禁止,民間海商“片板不許下海”。在梁啟超看來,“其希望之性質安在,則雄主之野心,欲博懷柔遠人、萬國來同等虛譽,聊以自娛耳。”
楊揚導遊說:“明宣德六年(1431年),地處福建的小城——福州長樂縣,驟然喧嘩起來。一支二百多隻船、二萬七千多人的龐大船隊,從太倉劉家港南下,泊在縣城西邊的太平港。福建長樂縣,是鄭先生七次下西洋的開洋之地,當年,龐大艦隊屢次駐紮於此,伺風下海。這裡,不僅有鄭先生當年親自豎立、保存完好的《天妃靈應之記》碑,而且還有下西洋影響下形成的“十洋街”。”
明後期“倭患”的嚴重,更促使人們紀念和崇拜與海洋相關的神袛,將鄭先生塑像供奉在寺廟中,也合乎一般民間造神過程。永樂帝即位後,浙江、福建、湖廣等五省府縣,組織優秀造船工匠四百餘戶,來南京龍江造船,造出比曾在印度洋上航行的元船更大的遠洋巨舶。其中,供正副使乘坐的寶船長四十四丈,寬十八丈,當屬十五世紀世界上最大最好的船。南京龍江造船廠遺址現有鄭先生寶船模型一座。造這麼巨大的船,並不完全取決於實際需要的載重量,而是為了給人“巍如山丘,浮動波上”的觀感,以“耀兵異域,以示中國富強”。
回來的時候,不僅帶回來了十七國的使節,和他們同來中國訪問的,有王子,有王叔王弟,與明朝建立了邦交。鄭和還帶回來了忽魯謨斯的獅子、金錢豹、大西馬;阿丹國的麒麟、長角馬哈獸;木古都束的花福祿和獅子;卜刺哇的千裡駱駝和駝鳥。
鄭先生在國內休整了一年多時間後,永樂十年十一日,明成祖又令他第三次遠航西洋諸國。這次,正好趕上了東北季風時節,鄭和的船隊順風而行,不久就到達蘇門答刺(今印尼蘇門答臘島)蘇門答刺剛剛經曆一場大的事變,使鄭和的訪問遇上麻煩。原來,蘇門答刺的西麵,有個那孤兒國。1408年,那孤兒國和蘇門答刺打了一仗,蘇門答刺國王中箭身亡。
王子年齡尚小,不能替父王報仇。王後卻複仇心切,她曉諭全國:誰能領兵打敗那孤兒國,替先王報仇,我就嫁給他,並請他當國王。一個有本領的漁夫,奮勇領兵打敗那孤兒國的軍隊,殺了他們的國王。漁夫娶了王後,當上了蘇門答刺國王。老國王的兒子長大以後,很不甘心。他培植了一夥心腹勇士,伺機殺死了漁夫,自己登上王位。
夏青補充說:“鄭先生到達蘇門答刺後,向新國王贈送了許多禮品。漁夫有個兒子蘇乾刺,想替父親報仇,發兵攻打蘇門答刺,企圖爭奪王位。”
沒想到反被新國王打敗了。他隻得逃到一個叫鄰山的地方,自立一寨。他聽說鄭先生贈送給蘇門答刺新國王許多禮物,卻沒有送禮給自己,心中忌恨,就帶領幾萬兵眾,襲擊鄭和先生船隊。在蘇門答刺的配合下,鄭先生指揮將士英勇還擊,把蘇乾刺的兵眾打得大敗,乘勝追擊到一個叫南渤利的地方,活捉了蘇乾刺和他的妻子、兒子。到永樂十三年回國後,永樂帝下令把蘇乾刺殺了。
1430年,明代的第五個皇帝——明宣宗朱瞻基,又一次派遣鄭先生、王景弘率領船隊,訪問了忽魯謨斯等二十來個國家。因為這次訪問的國家多,地域廣,路程遠,因而時間也就很長,到1433年才啟程回國。不料船隊返航至古裡,六十三歲的鄭先生,積勞成疾,不幸辭世。王景弘命人把鄭和的遺體妥為裝殮,準備回國安葬。當時已進入夏季,熱帶氣候酷熱,船隊航進爪哇時,眼見鄭先生的遺體難以保存,已不可能運回國內安葬,王景弘隻好決定埋葬在當地。
來到印亞,許小玲保安隊長問黃梅導遊:“印亞的國旗是怎樣的?”黃梅手指著前麵說:“你看,旗麵由上紅下白的橫長方形構成,長與寬之比為3:2。紅色象征勇敢和正義,也象征印亞獨立以後的繁榮昌盛;白色象征自由、公正、純潔,表達了印度尼西亞人民反對侵略、愛好和平的美好願望。”
攝影師龍小宏在許小玲麵前賣弄自己見多識廣,想重新得到許小玲的歡心,說道:“鷹象征創造力,於是,印亞的國徽,由一隻金色的鷹、一麵盾和鷹爪抓著的一條綬帶組成。鷹兩翼各有十七根羽毛,尾羽八根,這是為了紀念印度尼西亞的獨立日——8月17日。”